当前位置:首页  领导报告

曹云霞:在2017年度科技学术年会暨2018年国家级项目申报动员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8-01-03 浏览:4733

凝心聚力  扎实进取

努力开创学校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

(2017年12月27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一年一度的安徽医科大学科技学术年会暨国家级项目申报动员会今天正式召开了。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在学校各条战线上辛勤耕耘、努力奋斗的全体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工作在科技事业一线的全校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同时也向刚刚受表彰的年度最具影响力论文作者和科技新星表示衷心的祝贺!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回顾、总结一年来学校科技工作,分析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新形势新任务,部署2018年学校科技工作,着力“十三五”攻坚,加快提升学校科技硬实力,为实现“省部委”共建和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动力支撑。下面,我代表学校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2017年我校科技工作总体回顾

    一是积极完善学校学术治理结构。2017年可以说是我校探索建设新型学术治理结构的一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精神,严格遵从《安徽医科大学章程》约定,突出教授治学和学术民主,经过校内外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听取民意,印发了《安徽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在《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指导下,首次在学校开展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民主推荐,产生并召开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委会,校党委李俊书记在成立大会上做了《提升学术治理水平,谱写学术繁荣新篇章》的重要讲话,对学术委员会建设、职能,在学校学术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论述、提出了殷切要求。我们欣喜的看到,成立后的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正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学校重大事件的审议、评定、咨询工作中来,包括学校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奖补申报方案、教学研究系列职称评审等。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学术治理结构,校学术委员会正在积极推进各层级学术分委员会和校学术委员会五个专门委员会建设,不久,结构完备的学术治理体系将在学校建成,教授治学真正在安医大实现落地,并将为安医大的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和提升提供更加坚实的学术保障。

    二是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2017年,学校科技工作紧密围绕“十三五”发展规划及综合改革方案确定的任务要求,深化科研创新领域综合改革,逐步建立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相匹配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富有活力、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提升学校科技管理效能,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今年的改革集中体现在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上。就在这个月,我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出台了科研经费管理“1+8”管理制度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出台了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1+3”文件,这些文件已陆续在电子政务印发。这一系列制度的出台,既实现了学校的科技管理体系与国家、安徽省的管理体系接轨,充分体现了为科技人员“松绑”、放管结合,提升管理服务的精神;又用活了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下放的管理自主权限,包括间接费用管理自主权、预算调整权、科研经费支出的差旅费和购置大型科研仪器权,横向课题自主管理权等;更重要的是,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为抓手,实现了科研经费从预决算管理到过程管理以及到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分类管理。并首次实现了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和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契合。

    三是积极争取各类科技项目。本年度我校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56项,立项74项;申报国家社科基金14项,立项1项。最近我校公卫学院申报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传来喜讯,将获得较大额度的立项支持。今年学校国家级项目申报有喜有忧,国家社科基金基金实现了持续不断线的立项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陷平台期,并出现了小幅的回落。困难并不可怕,但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问题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是体现我校科技实力的标志性指标,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对近年来学校基金申报和立项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专程赴南京医科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就基金申报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学习。学校将结合校情,出台相关的激励、杠杆举措,解放思想,创新体制,调动全校科技人员投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和实施的热情,提振士气和信心。

    四是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出。在持续多年的国家级项目实施推动下,今年我科技成果产出成绩可喜。一是在科技奖励上,全校斩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安徽青年科技奖1项。这是我校连续第三年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实属难得。二是在科技论文发表上,各类指标继续攀升,根据科技部中信所发布的年度检索报告,我校发表国内科技论文2364篇,排名全国第15位,比2015年排名上升2位,连续三年跻身全国二十强行列。三是成果转移转化上,产业化成果的转移转化一直是我校的弱项,本年度学校先行先试,在现行的国家和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政策指导下,完成了兽用干扰素系列成果的转化成果分配,并出台了《安徽医科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明确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落地分配政策,以激发和调动科技人员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

    五是全面加强科技平台建设。2017年也是学校高水平科技平台适应发展,提质增量的一年。为增强学校科技平台冲击国家科技平台的实力,学校下决心优化资源,整合了我校在建的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天然药物活性研究、人群健康与重大疾病筛查与诊断等3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并以此为主体,组建重大自身免疫性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进入安徽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序列。另,继2008年后,我校新增生殖健康与遗传、认知与神经精神疾病2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完善实验室制度建设,出台校“科研实验室管理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和实验室学生行为管理规范”等,强化安全管理,规范实验室运行。加强校科技平台的日常建设监管和绩效考核工作,着重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防范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发生。全面应用学校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完成我校共享平台系统与国家大仪平台和省大仪平台的对接。 

    六是鼓励学术交流与合作。本年度学校继续成功主办了第五届“第五届肝脏炎症、代谢和药物新靶点研究”国际论坛,以及张锡祺学术论坛,当代良医与医学人文精神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会议。随着学术交流的深入,我校科技合作也在向着更广范围和更深领域拓展,并更趋务实。近年来我校产出的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与国内外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完成的,突出的体现是第一作者的合著国际论文数持续上升,国内和国际合作产出成果不断显现。校园学术活动的丰富与活跃,对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拓宽科技视野,激发创新思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认清形势,明确使命,进一步增强学校科技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亦是高校发展的第一引擎。当前,学校发展正处于深化改革、负重奋进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家和安徽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我们深入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学校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离社会和师生的期待、离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可以说,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学校爬坡过坎的阶段,需要科学研究事业的奋力提升,来助推学校的跨越发展。近年来,我校科技工作取得一系列骄人的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制约发展的缺点和不足:

    一是“国字号”的规模亟待扩大,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重大原创成果,高层级的科技平台和高影响因子论文的数量等,与学校事业发展的要求都还有差距,对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支撑力度还有待提升。

    二是科技平台硬件支撑条件亟待改善,现有科技平台建设规模和层次,与我校目前较高水平和较大体量的科学研究活动之间不相匹配,科技支撑平台建设仍亟需加快。

    三是科技人才、团队建设亟待加强,缺少领军人物和顶尖人才,团队科研的稳定性、持续性欠缺,缺乏合理规划、长期布局,扶持青年人才快速成长的保障和扶持机制还有待完善。专业技术人员任期考核尚未启动,科技人员的压力和动力不足。

    四是科技发展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能力亟待提升,我校科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与企业行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机制有待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五是推动学校科技发展的协同体制没有形成,有利于最大限度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的科技运行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部门间的深度融合有待加强,更为科学的科技评价和考核激励体系还有待建立。

    我们在分析原因,自我加压,加快发展的同时,更要意识到在我们思想深处和日常工作中制约发展的共性和惯性思维仍然存在,需要各单位结合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克服思想深处、日常工作中存在的思想壁垒和障碍: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首先是管理层面,学校、医院、职能部门、学院领导、学科带头人对科技工作认识不到位,其次是普通教师、医生等科研人员层面认识不到位、有偏差,存在着临床与科研、教学与科研、职称和科研均存在“两张皮”的问题,对科教协同、医教协同的认识不到位、不深刻。

    二是执行能力不够。在“省部委”共建和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机遇面前,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拟定完善的实施细则,搭建合理的人才梯队,目前各环节都还存在问题。执行能力不足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巨大挑战。    

    三是机遇意识不够。目前还存在消极等待的思想。“省部委”共建和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机会不是时时有、处处有、人人有,有能力者可以创造机遇,没有能力的人,机遇当前也把握不住。

    四是危机意识不够。过去几年有所进步,已经是过去的成绩,“省部委”共建和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新的坐标和视野。危机意识不够导致缺乏热情和激情,做事习惯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五是责任意识不够。有些同志不敢担当,做事四平八稳,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发展是硬道理,务必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在“省部委”共建和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大好形势中干事创业。

    以上问题和不足,影响到我校科技事业的进一步提升,也在制约着我校全局事业的发展。2018年,将进入“十三五”决胜中期和关键期,我们必须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正视存在的差距,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差距变为潜力、把压力化为动力、把挑战转为机遇。我校科技工作一定要积极适应、主动融入国家、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改革,积极响应国家、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医教协同”等重大布署,紧抓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机遇,努力化解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与传统习性、惯性思维之间的矛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谋划,主动作为,加快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加大加强对学校事业整体发展的贡献力,特别是对人才培养、教育育人和服务社会职能的贡献。


    三、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全力以赴做好新形势下学校科技工作

    (一)抓项目,努力实现校科学研究层次和规模的新突破。

    目前,国家科技计划已实现全面优化整合为五大类,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和基地与人才专项。项目体量虽然增大,但是更加聚焦国家目标。对于地方院校而言,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外,其他的四大类项目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参与前位院校、领军团队的科学研究。所以,继续做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我校科技工作坚定不移的发展重心和工作中心。

    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情况不理想,暴露了我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立项中的突出问题有:直属附属医院在学校总立项数占比不够,支撑乏力,部分附属医院立项数下降明显;青年基金立项数下降明显,标书质量不高,青年基金培育转化的面上项目不多;B档上会获立项数明显减少;学科对国家基金的跟踪力度不够等问题。

    2018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申报工作已经启动,要切实做好本年度的基金申报工作,总结教训,对标不足,有的放矢,准确发力。

    学校将进一步用好政策杠杆,从职称、考核、研究生招生、院系目标责任制等多方面加强政策协同,加强政策导向,助推基金申报和立项。从2017年开始,学校的国家级科技项目配套办法将进行全面调整,进一步提高基金配套强度,提高间接费用的绩效奖励强度,国家级自然科学项目间接费用的1/2,国家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间接费用的2/3将在项目顺利结题后作为绩效奖励,奖励给申报人和项目组成员,同时凡间接费用进入学校管理的国家级项目绩效奖励覆盖全部二级申报单位。

    各院(所)特别是各附属医院,务必切实加强院内组织动员,申报时期的阶段安排,创新申报推动手段,将标书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增量提质,充分保证申请人的标书撰写时间,切实提高标书质量。 

    科技处要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本年度全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和组织统领工作,指导和做好各层次标书的论证,充分发挥今年新成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辅导团的作用,对基金项目特别是青年基金项目做好辅导,希望全校科技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基金撰写和申报中来,我相信一份耕耘终究会换来一份收获,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在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工作。通过“十二五”以来的发展,我们高兴的看到,医学与人文的发展在我校渐成气候,我们要继续发挥以医带文、以文促医的优良传统,积极倡导学科交叉和融合,继续在申报的选题阶段增加专家评议的环节,进行选题论证,从源头入手,把握好标书质量。希望相关学院高度重视,督促符合条件的教师,特别是自然和人文双跨的教师参与本年度的社科基金申报,争取我校今年的国家社科基金再有发展。

    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其他国家级计划专项,各相关部门和学院要超前谋划,积极作为,重点在组织和整合。科技部门要当好信息员和联络员,做好组织申报的信息沟通;各学院和学科要组织好本单位学术交流工作,以学术交流为契机,多为科技人员提供创造参与科研项目合作的可能;科技人员要走出去,多参与同行业的学术交流,从脸熟到人熟,再到研究熟,成为前位院校拉队伍、组团队考虑的人选,为我校多多参与到高水平国家级项目研究创造全方位的可能。

    (二)抓成果,努力实现校科技发展基础和应用双轮驱动。

    经过多年发展和沉淀,基础原始创新研究已成为我校的科研特色之一,这从我校科技论文发表的数量和排名,以及高水平研究论文的产出情况就可以看出,刚刚表彰的年度最具影响力论文,5分以上的SCI文章达到26篇,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像。新时期,国家、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领域综合改革,新形势新常态下,学校的科技事业应逐步调整到基础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发展轨道,实现双轮驱动。

    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适应、积极作为,融入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争取安徽省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和合肥市促进自主创新政策扶持,争取参加上级部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和行动,争取尽可能多的分享到改革红利。另一方面,我们要紧跟国家、省有关科技评价、职称评定、创新创业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改革步伐,制定符合我校实际的政策规定,提升具备专长的科技人员开展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的热情。

    学校也将继续加强对重大创新性理论成果和重大应用前景技术成果的选育,努力形成系统性大成果,力争实现我校高等次科技奖励的再突破,力争形成应用于行业、形成产业的标志性成果和一批国内领先的临床诊疗新技术,提高我校科技事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力,为属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更多福祉。

    (三)抓平台,努力实现校科技平台资源共享和支撑条件的进一步优化

    学校在“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加强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目标是贯穿五年的科技工作核心,缓解科研实施体量的不断增大与平台资源之间的矛盾仍旧是2018年科技工作重点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校科研实验中心建设,谋划好运行机制,加快专业实验室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培训,早日将校科研实验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发挥支撑效益;要以校科研实验中心为统领,坚持开放共享,加快具有安医大特色的“1+X+X”科技平台支撑体系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寻求与企业、研究院所和其他高校的平台合作,扩大学校科技平台外延。

    要进一步优化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做好共享平台的升级和移动端预约平台上线推进工作,做好与校科研中心的预约系统对接,优化服务内容和提升预约管理效能,更好的为全校师生提供校内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要继续积极拓宽省部级平台的份额,做好国家级平台培育,夯实进入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序列实验室的科技实力和管理水平;力争省级重点实验室在校二级学科继续新增布点;力争省级及以上工程实验室序列新突破。

    (四)抓机制,努力实现校科技管理效能的进一步提升

    2018年,要以进一步完善校院二级学术治理结构为契机,推进各级学术分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建设,保障学术决策的科学与规范,促进学术发展,发扬学术民主,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的审议、评定、咨询职能。

    进一步健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继续完善科技管理制度,狠抓已出台政策落实,加强科研项目监管,提升科技项目实施绩效;完善信息公开和共享,严格执行重大、关键事项公示制度;坚持贯彻执行科研经费年度审计和年度专项检查制度;坚持不断进行学风倡导,弘扬良好学风,反对一切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失范行为。

    进一步加强重大科技工程建设引领。2018年是校创新能力提升“135工程”和第二批“四个培育”计划的结项验收年,学校将在考核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规划布局,注重对潜力学科科技实力的提升培育,注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注重科技团队创新群体的汇聚,科学布局好新一轮校重大科技工程建设。


    同志们,时光飞逝,岁月更迭,2018年马上就要到来,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征程,让我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安徽医科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凝心聚力,扎实进取,努力把学校科技事业推向发展新高度,为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做出更大贡献!祝我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在2018年取得优异成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