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安徽日报:“无语良师”传授医德大爱

时间:2019-04-12 浏览:876

  

“无法言传就身教,您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无语良师’!”清明节前,安徽医科大学“东南风”爱心社的20名同学,来到位于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园的安徽省遗体捐献者纪念碑林前,饱含深情地朗诵《最后的光辉》悼念诗文。

从2012年起,每年纪念碑林前总会有一群群医学生们在这里缅怀吊唁。他们致敬的“无语良师”,也被称为“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同学们集体默哀鞠躬、敬献鲜花、表达哀思,缅怀他们为人类医学进步和生命健康事业作出的贡献和无私的大爱情怀。 

“宁愿身上划千刀,不愿病人身上错一刀”

解剖课是临床医学专业大三的必修课之一。“无语良师”的遗体让医学生们能在最接近真实的人体上进行模拟手术训练,从而巩固和丰富人体基本知识。他们安静地躺着,虽然不说话,但无私精神深深地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医学生们,让未来的“白衣天使”去感受救死扶伤的内在的意义和生命的重量,因此被尊称为“无语良师”。

4月10日,在安徽医科大学标志性建筑“东楼”里,来自临床专业的学生们正在解剖室学习《局部解剖学》。与其它课程不同,每学年第一节解剖课开始前,任课教师都会带领所有的学生身着白大褂,先向遗体默哀三分钟,再三鞠躬。“在医学中,肉眼可以看到的整体器官叫作大体形态结构;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叫作显微形态结构。所以遗体又被称为‘大体标本’。出于对捐献者的尊重,医学生也称之为‘大体老师’。”安医大基础医学院教师张媛媛说。在学习人体解剖之前,教师们都会先讲解遗体捐献方面的知识,告诉学生每一具标本都来之不易,让每个同学养成尊重“大体老师”的习惯。“这是安医大师生坚持了近30年的传统。”张媛媛表示。

由于医学专业的学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从对人体的形态认识开始,之后扩展到功能认识,再到病理和诊断、临床应用。而作为形态学科学,人体解剖学让医学生们能够以最直观的方式认识人体构造。因此,人体解剖是每一个临床专业医学生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解剖过程往往会需要连续好几节课才能完成,每节课都会根据课本布置相应解剖任务。解剖完成后,学生还需要绘图以及撰写实验报告,记录解剖步骤、遇到的问题和最终的发现。 

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应该每4人学习解剖一具人体标本。但由于遗体的缺乏,很多院校都无法达到这个标准。据介绍,我省医学院校的遗体均来自于自愿捐赠,很多捐赠者都是抱着“宁愿身上划千刀,不愿病人身上错一刀”这样无私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精神,在生前签下了志愿捐赠书。安医大现在每年大约接受50具遗体捐赠,在省内属于接收数量比较多的院校。但也远远不够实际需求量,目前解剖课上只能20人共用一具标本。

“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对生命的敬重”

“解剖课上是严禁嬉戏打闹的,也不允许拍照,学生对遗体的每一个部位都须认真对待。”张媛媛说。在上解剖课前,老师还会提前给同学们上一堂“医学伦理课”。在庄严的课堂氛围中,逐渐培养出医学生们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 

“人体(器官)捐献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形成生命情感体验,进而内化成自觉行为。”安医大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高晓妹说。每一年,她都坚持和学生们一起参加为遗体捐献者们举行的缅怀活动。她说,医学院校更应该重视人文精神培育和医德教育,让医学生在内心深处积淀出关于生命、健康以及疾病、死亡的正确观念,真正理解医学的含义。现在,这个连续开展了8年的缅怀活动,已经成为安医大开展医学人文和医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遗体捐献者在生命的最后,仍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延续生命的价值。“他们用自己的躯体告诉我们真实的人体结构,无私地传承着医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我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对生命的敬重。虽没有机会在他们生前道谢,但是这种感恩将会陪伴我一生,激励我在医学之路上走得更远。”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陈一铭同学说。解剖课也潜移默化塑造着师生们对生命的认知。很多师生都表示,从出生到死亡是自然规律,一定要相信科学,敬畏生命,学会用唯物论的观点去看待。 

“肉体可朽,但生命价值应被传承”

在镌刻着遗体(器官)捐献者姓名的安徽省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第一个名字就是安徽医科大学前身、原安徽医学院的首任院长——张锡祺。他以自己的身躯,为我省遗体(器官)捐赠工作启幕。

1960年,身为院长和眼科专家的张锡祺去世。依据他的遗嘱,遗体被志愿捐赠供医学解剖后火葬,部分器官被捐献用于病理研究、陈列,这标志着我省遗体、器官捐献工作正式开始。目前,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设立有三处遗体器官接受站,分别在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安医大接受站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到目前为止,安医大接受站已办理登记捐献志愿者3792人,成功接受遗体491例,接待来访者近万人。随着人们对遗体捐献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工作人员的努力,近年来遗体捐献工作已经有很大的突破。近3年,平均每年登记捐献志愿者近200人,实现捐献60人。 

遗体捐献的数量虽逐年增长,但仍然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医学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很多大学生们开展相关知识科普和宣讲活动。2017年暑期,安医大遗体(器官)捐献大学生宣讲团,赴山东烟台与全国大学生器官捐献服务同行分享交流了活动开展经验。2018年暑期,宣讲团志愿者再赴蚌埠、寿县、凤阳等地宣传遗体器官捐献知识,获得团中央优秀社会实践团队表彰。宣讲团同学帮助一名80岁的老人成功登记为志愿者,13名师生也成为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的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纪念碑上的名字逐年慢慢变多,越来越多的捐献者们的生命价值得以传承,他们的家属在哀思之余,更多的是对我们的信任,对医学事业衷心的支持。”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吴晗同学说。 

“肉体可朽,但生命价值应被传承。”宣讲团里的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铭记‘无语良师’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整个社会的崇高精神,尊重遗体捐献者和家属的意愿,维护医学科学的纯洁与神圣,学会感恩、尊重和‘爱’,在良医的成长道路上践行‘厚德至善、博学济世’的校风,这就是我们医学生对‘无语良师’最好的报答。”(■ 本报记者 陈婉婉 本报通讯员 程焱

  

时间:2019年4月12日

来源:  http://app.ahrb.com.cn/szb/layout/201904/12/node_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