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礼赞70年”系列报道① 科技事业:由白手起家到硕果满枝

时间:2019-09-18 浏览:1001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学校内迁70周年。七十年春华秋实,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旧貌新颜。我校科技事业由白手起家、艰难起步,到改革开放、焕发靑春,至走进新时代,实现跨越发展,硕果满枝。一路走来,一代代的安医科技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演绎了精诚团结、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合力攻坚的创新历程。学校科技事业逐步实现了研究总量和质量的双提升,科技成果数量、质量和排名的全面进位,重点科技平台在全校二级学科的广泛布点,学术交流与合作纵深繁荣发展。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提升和学术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为学校事业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也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的士气和信心。

承担科技项目能力实现质的提升,国家级项目成为绝对主力军

    1978年,拨乱反正,我校科研工作逐渐走上规范化道路,当年承担卫生部、省科委、省卫生局下达的科研项目34项。由此起步,经过多年发展,我校已达到年承担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000余项,近五年年均获得纵向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的研究规模。

    2006年至2018年,全校科研项目总经费67129.2万元,其中纵向经费63367.7万元,国家级项目经费占纵向经费的74.55%。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73”计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934项。作为基础研究的重要标杆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十余年保持省属高校领先地位,并创造了省属高校国家级科研项目中诸多第一:在省属高校中第1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第1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神经精神领域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资助;第1个同年度获得3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的资助。2019年度,我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3项,资助经费4300余万元,仅次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稳居省属高校首位。

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全面进位,重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

    1986年1月,学校为鼓励科学研究,促进医学发展,建立了校级科技成果奖,发布《安徽医科大学校级医药卫生科技奖励暂行条例》,开始逐步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的选育机制。2005年我校首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07年再上一个台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学校自建校以来国家级科技奖项的空白,我校科技成果开始呈现蓬勃盛开之势。

    2005年以来,我校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4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4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0项,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社科类)论文一等奖1项。作为唯一地方院校代表,我校3项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10年度、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2年度中国高校科技十大进展。2017年度(2018年科技部中信所发布),我校发表国内科技论文2147篇,全国高校排名第18位,连续四年跻身全国二十强;发表SCI收录论文755篇,全国高校排名94位。先后在《细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遗传》等国际著名SCI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出重大应用型成果。自主研发国家Ⅱ类新药白勺,在宁波立华制药实现成功产业化,成为我国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专利“一种芍药苷芳香族酯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通过市场谈判竞价,成功实现转让,形成产品后我校将参与分享收益。与芜湖市政府合作共建“安徽医科大学芜湖生物医药科技研究中心”,以专利技术入股形式与安徽九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对接,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展多种动物干扰素制剂研发,部分产品已获农业部生物制品临床批文,进入最后新药注册程序。

科技平台建设规模不断扩增,重点平台广泛布点于二级学科

    自2005年以来,我校科技平台进入规模快速扩增的建设时期,继而进入点面并进、全面开放的多层面多维度快速发展期。

    2005年,实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2007年,实现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2008年,为省部级科技平台建设“井喷之年”,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技平台10个;2009年,新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4个;2012年,实现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零的突破;2013年,实现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零的突破;2016年,优化整合省级科技平台资源,组建重大自身免疫性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积极申报省部会商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2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省级首批认定;2019年,实现部委级实验室新突破,新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学校现已建成以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3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成了多学科、多类型、多层次,且较为完备的科技平台布局。

    推进实体科技平台的扩增。2014年,着手筹建校中心实验室;2017年,校科研实验中心初步建成;2018年10月正式投入运行,积极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开展科技平台服务。各院所科研中心平台和基础平台近年来也获得显著发展。学校多维度的经费投入,有效提升了科技平台服务科学研究的支撑效能。

    推进校科技平台开放和共享。开发上线“大型科研仪器和共性实验技术网络共享平台”,在全校应用,以网络预约带动实体共享,有效支撑了科技人员的科研实验需要,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服务和技术支持。

    主动融入安徽省高等教育改革,积极寻求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目前有3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省级认定,建设保有量位列省属高校第一位,同时还建设有1个安徽高校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

注重积累凝炼科技学术文化特色,学术交流与合作呈现繁荣景象

    近年来,学校以“积极构建大学文化体系,把大学文化作为发展的软实力常抓不懈”为指导思想,注重积累、凝炼、打造具有安医大特色的科技学术文化品牌,学术交流和合作繁荣发展。

    自2012年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来,每年度合作举办肝脏炎症、代谢和药物新靶点研究国际论坛;与国际低温生物学会合作举办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世界低温生物科技与生命资源库大会”;打造“安徽医科大学张锡祺论坛”,以“开放、合作、创新、共赢”为宗旨,鼓励和而不同,推动学术创新,汇聚专家学者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自2010年起,坚持每年举办科技学术年会,年会现已成为年终岁首安医科技人的学术生活惯例以及欢聚、学习、交流与分享的重要平台。

    伴随着学术交流的日益活跃,科技合作也在向着更广范围和更深领域拓展,并更趋务实。近年来我校产出的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与国内外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完成的。汤森路透(中国)对我校近年来发表的科技论文署名单位分析显示,十年来我校的科研合作伙伴遍布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与全球范围内近70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着科研合作关系。

着力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汇聚人才团队注入持续发展动能

    在人才强校战略的指引下,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校级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引领高层次青年科技人员培养,在各层级科技项目申报立项中重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以组织评奖评优、树立青年科技人才典型等举措,着力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群体的汇聚建设。

    2006年,实现安徽省创新团队零的突破;2008年,获批首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011年,实现我校也是我省省属高校教育部创新团队零的突破;2015年,入选省高校智库建设项目。截止目前,我校共建设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创新团队,3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1个省高校智库。2006年以来,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获得者达到41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主持人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科学奖获得者1人,安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15人。富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员不断涌现,为我校事业发展汇聚持续科技发展动能。

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推进内涵建设,为科技工作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进入本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科技事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这得益于学校深入贯彻党的科技方针政策,主动融入国家、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改革,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全校科技人齐心协力,不断健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打开了科技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2017年,学校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我校贯彻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精神,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加快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步伐的战略行动。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设置上,坚持向一线学者、有学术代表性的学者倾斜,严格限定校党政领导、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的人数,在委员产生程序、委员构成等方面实现了创新性的突破。

    打造重大科技工程引领发展。2008年,学校启动首批重大科技工程“四个培育”计划,培育支持了包括国家创新群体、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4类计划8个项目。在实施项目取得良好绩效、为学校核心竞争力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基础上,2014年,学校抢抓科技领域综合改革机遇,对标国家科技计划新变化,提高各类培育计划标准,遴选建设第二批“四个培育”计划,在重大科技项目、高水平科技平台、杰出青年创新人才领域继续加强培育。同时,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2011”计划,启动我校创新能力提升“135”工程,以“创新、开放、联合、多元”为理念,在四年周期内,投入3000万元,培育1个国家级、3个省级和5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发挥引领支撑作用。

    完善各类科技文件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先行、有章可循,特别是实现了“放管服”和激励扶持方面的两大重点推进。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致力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学校多部门协同,以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为中心,围绕科研仪器设备及服务采购、实验试剂与耗材采购、科技项目过程和结题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家级科技项目配套及经费管理、科研项目直接费用管理、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横向课题经费管理等11个方面,共计出台15项文件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体系,以更好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出台实打实的激励扶持措施。从间接费用实施细则的出台,到推动国家基金立项的若干措施,再到推出更大力度的《安徽医科大学国家级项目激励办法》,从配套、专任教师任期考核、研究生招生指标、经费保障和专家、人员奖励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激励。学校也将以此为基础,继续由多部门协同,打破壁垒,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改革附属医院和人才的考评机制,优化研究生指标的分配机制,以期加快推动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提升学校科技核心竞争力,为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打下更为坚实基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与荣誉属于过去,未来还有更多挑战。在新的征程上,相信只要全校科技工作者们精诚团结、积极进取,安徽医科大学这艘经历近百年风雨又富有生机的航船,一定能够承载着安医人新的梦想,在科技创新的碧海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科技产业处 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