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中国卫生管理学术界顶级盛会召开 卫生管理学科助推“健康中国”战略成学术交流重心

时间:2019-10-29 浏览:484

  

1026-28日,“2019新时代新视角新战略”中国卫生管理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健委、中央党校、中华预防医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协和医科大学等我国医疗卫生管理学界的顶级大咖专家出席会议,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在医改、医保、医药、医养、数字健康治理、公众健康治理、县域健康和卫生服务体系等相关主题展开学术报告。凝聚我国卫生管理学界专家共识的《卫生管理学科发展专家倡议》正式发布。

与会者表示,“本次学术会议是卫生管理学术领域的一次盛会,规格之高、内容之丰富前所未有,是一场真正的中国卫生管理学术界的学术饕餮盛宴,收获巨多。”

据大会主办方介绍,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卫生管理学术发展的关键之年,作为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学术献礼,本次大会组委会倾力搭建出更好的卫生管理学术交流平台,实现理论和实践对话、行政和学术对话,并通过交流医疗卫生改革经验,推动多学科交叉碰撞融合,促进卫生管理学科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共享卫生管理学科的智慧和力量。

致敬“卫生管理学科杰出贡献者”

在大会开幕式上,致敬“卫生管理学科杰出贡献者”环节令人动容。著名的卫生行政管理专家、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教授和我国著名的卫生管理学家、卓越的农村卫生管理专家朱敖荣教授获此殊荣。全场卫生管理学界的同仁用热烈的掌声为二位杰出学者获此殊荣表示祝贺,感谢他们为卫生管理学科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向他们致敬。

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胡志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在我国卫生管理事业和卫生管理学科发展壮大的历史节点中,许多老一辈的卫生管理学家都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智慧,也因此成就了这一学科的蓬勃发展。” 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胡志教授说道,卫生管理学科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学科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现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量。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卫亲自为在卫生管理学科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位专家颁发证书和奖杯。“感谢大家授予我这么高的荣誉,我一定在有生之年,继续为这门学科做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在大会上,殷大奎讲述了他与朱敖荣等人的经历,并鼓励后辈青年才俊努力奋斗。

我国首部《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卫生事业管理学(词条)》发布

本次大会上,还发布了我国首部《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卫生事业管理学(词条)》新书。这是我国卫生管理学科的首创,也是我国卫生管理学科的力作,更是我国卫生管理学科的重要成果,它凝聚了我国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等高校近百位专家学者,用近十年的时间编撰而成。据了解,《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分为六大类,共计138卷,词条预计约5.7万,总字数约1.2亿,其中卫生管理学领域书稿字数约35万,近260个条目。

我国首部《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卫生事业管理学(词条)》新书发布

 “作为一个编者,我们自己读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写的还不是那么精准,文字的表达也不能让自己满意,这时候我就对他们说,‘不能因为我们的理想化,而使这本书不能成为第二版的铺路石’。”复旦大学教授吕军在会上向众人讲述了团队成员近十年来编辑的过程。对于这本书的价值,她是肯定的,因为它夯实了卫生管理学科基础,共享了中华医学文明,保障了全球人类健康。她表示,希望在十年之后,大家能更好地完善它。

此外,本次中国卫生管理学术大会共征集到学术论文57篇,在经过《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组织专家评审后,共计20篇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并在经过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对论文进行汇编。

大会征文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奖现场

 “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机遇与挑战

在大会主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刘庭芳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正中教授、国家卫健委体改司梁万年司长、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郝模教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协和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副主任杨列勋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吴群红教授在本次大会上做专题报告。

在星光熠熠的学者们的主题分享中,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教授提道:“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宣布的新时期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以往的卫生工作方针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把健康融入了所有的政策中。”

据王陇德院士解析,2016826日,审议通过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目标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二是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郝模教授明确提出“适宜公共健康体系才是健康中国的基石”。殷大奎教授则提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他表示,特别是2019-2030年,3个重点任务和15项重要行动,都是需要指标和考核的,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应该朝着这个方向走。

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在会上分享“自2009年开始新一轮医改,至今已经十年了。十年医改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围绕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开展的,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作为一个公共产品向居民提供,目标是到2020年,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梁万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五大制度建设,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比如分级诊疗制度。梁万年提及,及时首诊是分级诊疗的重要环节,在国际上往往是强制的,但在我国却不可能,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我国的医生同质化水平不够,短期之内的强势一定会带来一些列的问题。

会上,梁万年从我国医改与美国医改的不同点,从公立医疗卫生机制和社会医疗卫生机制的关系,以及医患关系的变革等方面进行讲述,和大家一起回顾了我国十年医改之路的成效,以及对他对新时代医改趋势的展望。“在这一系列的改革中,我国正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医改之路。”梁万年表示。

梁万年还特别强调改革只是一个工具和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使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老百姓的健康需求相适应,所以整个政策设计和制度设计的时候,既要有前瞻性,也要考虑制度和政策的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否保持高度一致,否则很难持续。“只要紧紧围绕目标,并给予一定的时间,总有一天会达到改革的目标。”

这是我国健康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期。”王陇德在会上提道,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国家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把健康责任交给了各地党委政府,要求各地区结合实际健全领导推进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逐项抓好任务落实;要求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预防为主、防病在先融入各项政策举措中,研究具体政策措施,推动落实重点任务。同时还提出了15项重要行动,明确政府、社会、个人等角色职责,有助于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建设工作。但在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过程中,还存在着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措施未广泛实施,防治网络体系有待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专业分工碎片化,学科合作缺乏,健康服务业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去应对呢?王陇德认为,一是明确职责,立法保障;二是提高素养,造就基础;三是防控危因,狠抓关键;四是组建体系,创新模式;五是监测督察,力求实效。

作为本次学术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8日上午组织召开的“中国药物政策论坛”和“健康县域论坛”也吸引了诸多卫生管理学领域参会者的高度关注,来自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药政司、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药学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以及县域基层医疗管理者的主题分享,引发了参会者的诸多共鸣。

  

时间:2019年10月28日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NTY3NzIyOA==&mid=2247491686&idx=1&sn=13e76977f839894fb2b14869e26e711e&chksm=fbd20325cca58a33fb3a8b96e22720534569f247b0b5a4d25f3dff82a14d57e670e18a9444b1&mpshare=1&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72316396488&sharer_shareid=cfef5e3b64e1baedbc0fdaabf2ae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