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图书馆报:夯实铸魂育人之基 助推教学科研发展--记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快速发展的70年

时间:2019-11-05 浏览:327

  

20199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说“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校响应号召内迁合肥70周年,更是我校图书馆快速发展的7070年来,图书馆人呕心沥血,孜孜以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构建立体化铸魂育人体系,全方位推动教学科研发展。图书馆也从小家碧玉长成如今的大家闺秀,外在优雅、内心丰盈。目前,我校图书馆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图书馆之一、拥有安徽省省属高校唯一的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Y06)、是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医学分中心、安徽省图书馆学会监事长单位和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常委馆。

不忘初心环境育人润无声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

馆舍环境从无到有,从条件艰苦到高端大气1949我校迁址合肥后,图书馆在学校四栋教学楼之一的南楼上安家落户,当时只有一间房子,不到两万册图,条件简陋,却成了广大师生最喜爱去的地方。1958年图书馆楼开工建设,1961年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804平方米。该建筑在2018入选安徽省合肥市区首批历史建筑名录。主楼四层,二、三、四层各设两个面积达300平方米的阅览室,主楼北面正中有一六层副楼与主楼成“T”形,副楼用于书库。它当时不仅是安徽省图书馆建筑里的佼佼者,甚至一度成为该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的建筑虽然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但是跟现在比,条件还是艰苦的曾在此工作过的曹老师回忆说“那个时候的书库,冬天像冰窖,夏天像火炉,冬天进去整书时需要穿上军大衣,腰里还要绑两个热水袋,跟现在冬暖夏凉的条件真是没法比”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代代图书馆人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始终坚守着“为读者服务”这份初心。2009年,气势磅礴、宏伟壮观的新图书馆建成投入使用。新馆结构布局合理、环境典雅舒适、功能设施先进安装了楼宇管理系统、监控系统、门禁系统、聘请了物业管理公司。服务部门也由最初的三个服务组逐步拓展到现在的8个职能部门和15个对外服务窗口,全馆拥有1286个阅览座位,近十年入馆10562512人次,年均一百多万人。2016年,图书馆再次进行内部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每层楼设计一个主题,分别为历史记忆、时代畅想、中国医学精华、外国医学精华和通识教育,内容既突出了我校自身的特色,又体现了文理兼容、贯通古今和汇融中西的文化理念,并以浮雕、写真照片、水粉画、板画和油画等不同形式加以呈现。为我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名人风采、重点学科创始人的故事和中外医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都在精美的壁画中娓娓道来。2017继续优化馆藏布局,新增文学类借阅室,将优质的资源以最佳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资源环境由弱到强,由单纯典藏书刊到立体化资源布局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只有以“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姿态读书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图书馆以保障学科建设需要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资源布局思路,以纸质图书、期刊和电子资源为资源主要类型,打造立体化资源育人体系丰富藏书,让书香校园更加芬芳目前图书馆拥有藏书纸质藏书852418,涵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所有分类,主要以R医学卫生和I文学类图书占比最大,全方位保障了教学科研和学生多维阅读的需求。专业期刊,让教学科研更加高效期刊是科研的第一手资料。我校图书馆历来重视期刊资源典藏最早典藏的中文期刊是1925年的《中华医学杂志》,最早典藏的外文期刊是1857年的《British Medical Journal,许多医药卫生方面的专业期刊都是从创刊年开始收藏,多数著名的医学期刊是从四五十年代开始收藏。《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Entomological Society》从1884年开始收藏,《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从1925年开始收藏,《lancet》最早收录到1950年,《Nature》最早收录到1931年,《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最早收录到19581991年,图书馆订购外文期刊共计389种,包括日文、俄文和英文期刊。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的获得者、我馆退休职工孟爱珠老师回忆说“当时我馆的医学外文文献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能排上号的”。目前我校图书馆每年订购的中外文纸质报刊1000多种,拥有纸质期刊合订本110848电子资源,让信息获取更加便捷90年初,我校图书馆就开始购置电子资源,从一开始软盘、光盘上存储数据,到后来的本地镜像、联机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目前共有68个中外文数据库,拥有电子图书4375839电子期刊2073115册、学位论文4494961篇、音视频111864小时。中外文文献保障率达95%以上。类型涵盖期刊、图书、博硕士论文、专利、会议、年鉴、工具书等。构建资源共享体系,书写时代担当。作为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医学分中心馆,近五年联合全省12个医学院校图书馆建立了医学分中心联合目录文献资源集成系统文献传递平台建成了覆盖安徽省内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的医学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近五年医学分中心文献传递咨询量达18万多条文献传递回复量达49万多条

继续前进 服务育人落实处

以技术促服务育人,从手工借还到计算机辅助借还再到自助借还。50年代,读者想要一本书需要先找到该书的卡片目录,将图书信息填写在索书单上,再将索书单交给书库的老师,书库的老师拿着索书单去书库查找,找到之后再交给读者,馆员给这种借阅方式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叫“跑库”,一次借书来来回回可能需要一上午的时间。1996年,我校图书馆率先安装了金盘图书馆里系统,将所有馆藏数据集中录入计算机,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查询图书的信息,自己进入书库,找到书籍之后交给老师,老师利用扫描枪进行借还。2018年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图书信息化管理程度再上新台阶实现了图书自动盘点、自动借还、区域定位,读者想要找一本书只需要在手机或者电脑上查询其3D定位图,找到后在自助借还书机上操作一下就行24h自助还书机,延长了读者服务时间,为读者提供切切实实的便利化服务实现了图书馆不打烊。

以活动促服务育人,打造阅读推广品牌读书养才气,勤奋养运气截止今年,我校已连续十年举办“世界读书日”系列主题活动。该活动结合国情、校情,每年制定一个主题,包括“读天下书,圆中国梦”、“经典润泽心灵 阅读点亮人生”和“坚定文化自信,助飞良医梦想”等。十年来,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60项,形成了“阅读之星”评选、“原创设计大赛”、“书香江淮阅读活动、“微文学创作比赛”、“现场图书荐购”、“专题书架展”、“专题期刊展”等多项经典阅读推广品牌,同时每年推陈出新,创意不断,全方位、多渠道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乐趣、涵养人文情怀。同时每年推陈出新,创意不断,全方位、多渠道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乐趣、涵养人文情怀。图书馆抓住新生开学的关键时机,采用线下发放读者手册+新生园地+新生专栏+培训讲座+现场参观五位一体的方式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效果良好。开通图书馆微信,打造JING读者】和【科研时间】两个品牌栏目,定期推荐好书,倡导阅读习惯,及时发布科研信息,助力学科发展。组建“安徽医科大学MOOC学习组”,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MOOC的宣传推广工作。

以教学促服务育人,推动信息素养教育1984年,为了响应国家教委“教高(84004号”《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文件,图书馆胡继安老师率先以讲座形式为教师进修班老师开课。1985年为研究生开课,1986年为本科生开课,2014年开始面向MBBS专业国际学生开设全英文教学,2018年完成了MOOC课程的建设。2002年正式成立医学文献检索教研室,现有教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人,多人先后评为优秀教师。教研室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为全校师生和医护工作者提供信息素养培训,包括在图书馆定期开展数据库培训讲座、深入院系开展培训、信息检索大赛和信息素养夏令营等。课程侧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能力三者有机结合。近五年,累计完成19000余人本科教学任务,2200余人的研究生教学任务,270余人的国际学生教学任务,另外还完成了学校在各地的教学点在职研究生的大量教学工作

牢记使命 科研支撑促发展

依托教育部科技查新站 助力学科服务2014我校成功申报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是安徽省属高校中唯一的一所部级查新工作站,标志着我校图书馆的科技信息查新服务能力和查新水平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近五年,共完成课题查新项目827项,其中国内外查新157项;查收查引4866份,检索文献近10万篇,为安徽地区医药卫生重大课题与成果的申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17年以来,图书馆为学校的ESI学科开展数据分析和预测服务,在全校及附属医院进行ESI学科宣讲等工作,成功预测了我校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的时间节点,并协助学校发规处完成2019年《安徽医科大学创建一流学科ESI论文奖励实施办法(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极大的推进了我校ESI学科建设。

成立医学文献信息研究所开展科研活动我校图书馆历来重视员工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从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科研育人能力。早在1988年发表在《医学情报工作》杂志上的文章就对检索刊物中引用的日文刊名译名方法进行了探讨。1993年图书馆长带领馆员编制安徽省国外生物医学联合目录,获得当年的安徽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安徽医科大学医学文献信息研究所所成立于2016年,设立在图书馆,馆所合一,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提升图书馆员的科研能力。2014年至今,我校图书馆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高校人文社科、省社科联、省高校图工委、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18项,校级课题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5篇,包括SCI论文3篇,SSCI论文1

承办各类学术会议,促服务能力提升图书馆退休员工孟老师说“图书馆出来人,在外面不跟别人比别的,就比谁的工作做得好,如何做好工作,首先你要不断学习”。94岁高龄的孟老师目前依然保留着每天坚持学习,每天写一篇日记的好习惯。图书馆以“走出去、引进来”为主要思路,以学术会议和进修培训为主要抓手,促进服务能力的提升。一方面主动承办会议,2014年以来图书馆多次主办全国和全省的学术研讨会,包括全国高校图书馆统计与评估研讨会、“维普杯-献策兴皖”的全省征文决赛暨颁奖典礼、安徽省第三届创新服务案例大赛暨学术研讨会、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卫生与安全”专题论坛暨学术研讨会等。另一方面,大力支持馆员参加各类比赛和外出学习交流。我馆馆员多次在全国及省级比赛中获奖,并指派2人赴国外学习交流。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风雨70载,而今再出发。我校图书馆优质的服务不仅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也得到了安徽省图书馆届的认可。我校图书馆连续五年获得书香江淮征文活动特别贡献单位多次荣获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安徽省高等院校数字图书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所在支部荣获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学习雷锋在行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在2018年终目标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新时代更高的起点上,图书馆24名党员必将同全体馆员一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图书馆打造成为学术交流中心、知识加工中心、文化传承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时间:201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