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党代会】第四附属医院: 振翅腾飞铸辉煌
时光勾勒新的年轮,刻下时代前行的印记。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019年8月26日,奔跑在追梦路上的第四附属医院新院区,悄然迎来了一周岁的生日。
新院区平稳运行,“一院两区”的事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医院的办院空间和发展平台实现历史性跨越;医院改革发展步入快车道,实现由二级甲等医院向省属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历史性跨越;医院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新院区自开诊以来,交出了追梦征程中的第一份满意答卷!
党建“引航”,改革创新铺展新画卷
开诊一年来,第四附属医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办院方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民主治院、依法治院,科学治院。
医院党委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牢牢把握医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不断加强和改进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党建“对标争先”建设,持续推进医院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不断提高医院基层党建水平,以党建为统领,推动医院各项事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三位一体,医教研协同发展
医院坚持医教研“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一年来,医疗服务总量快速攀升,医疗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医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开诊以来,医院门急诊达300000人次,出院患者20000人次,其中病危、重病患者近5000人次;完成各类手术6000余台次,其中,三、四类手术占比达70%,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9.16%。
医院成立安徽医科大学疑难消化道疾病诊断中心、新生儿眼底筛查中心、数字骨科中心,成立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大力推进“五大救治中心”建设。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完成多学科诊疗合作30余次。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推广舒适化医疗,开展无痛分娩、神经阻滞镇痛,无痛胃、肠镜检查。
加强签订专科联盟建设。医院心血管内科成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分中心,并与安徽省房颤中心、胸痛中心签订专科联盟;神经外科为省神经重症联盟理事单位,并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签订神经介入联盟;融入长三角专科联盟,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签订眼科(眼眶病眼肿瘤)专科联盟、口腔全科联盟,与南京鼓楼医院签订血管外科专科联盟。
突出抓好医疗工作的同时,医院强力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协同发展。目前,医院拥有10余个硕士授权点,博士、硕士生导师40余名,设有24个学科专业教研室;成功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余项,承担安徽医科大学本科生教学工作和实习带教工作;医院多次在全国、省级学科专业技能大赛和学术交流活动中获奖。
一年多来,医院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接待国内外参观、访问30余次,累计主办或承办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及交流活动近20次。医院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立项多项横向课题;发表论文120余篇,高层次论文不断涌现。医院目前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组织任职达250余人次,其中,常务委员及副主委以上93人次。
“人才强院”,搭建人才梯队
人才是强院之基。四附院始终将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关键位置。医院推出一系列人才队伍建设举措,不拘一格招才引智、招贤纳士。目前拥有高级职称120余人,正、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40名,博士、硕士学位员工近400人。硕士、博士学历人员不断增长,全院人才结构、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医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医院搭建平台“育”才。开设“博士论坛”,定期邀请著名专家教授来院为医务人员进行学术讲座。每年有计划、按专业、分层次选派临床技术人员到省内外著名医院进行专业进修学习或中短期培训,利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对年轻医师进行规范化培养。
患者至上,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
医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完善服务措施,促使医院各项工作大步前进,“接地气”的医疗服务频获百姓点赞。
医院实施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平台设置自助服务系统,减少了门诊病人候诊时间,缩短了各项检查的等候时间,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大力推广“互联网+医疗”,推行微信公众号、电话、网站等多渠道预约挂号,预约率达86.7 %。严格执行急诊患者预检分诊,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医院从优化门诊服务流程、积极推进预约诊疗,到提高患者服务体验、规范管理患者投诉,再到合理调配诊疗资源、提高综合救治水平,处处彰显着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与“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在门诊大厅开设“健康教室”,给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指导,大大提升了百姓的就医获得感。
科学管理,推动医院跨越式发展
医院的发展成绩得益于一批甘愿奉献、干事创业的医护人员努力工作、辛勤付出,更得益于医院现代化管理模式和先进服务理念的实行。适应现代医院建设发展要求,医院优化内设机构和学科设置,建立效能督查机制;推行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干部任期目标考核等措施,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
医院实施医疗、护理和行政管理夜查房及早交班制度。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全面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完善感染管理制度,每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检查,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同时,在省内率先安装手卫生智能系统,由结果监控转变为过程监控。截至目前,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为1.27%,院感漏报率6.7%,未出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积极履责,坚持公益性发展道路
一年来,医院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公益义诊、健康宣教“医路童行”夏令营等活动,组织职工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累计开展“爱耳日”“爱眼日”“公众急救科普培训”等不同主题义诊、讲座系列活动48次,参与专家400余人次;积极投身健康脱贫事业,精心选派多名高年资医生到贫困山区驻村帮扶、义诊、送医送药。
医院还先后与7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与6家单位建立医疗服务合作单位,使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医院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文化聚力,弘扬“大医精诚”精神
九十多年来,安医大文化薪火相传。第四附属医院继承了学校“兴国、奉献、仁爱”优良传统和“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逐步培育并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医院文化。
医院启动院史编撰、院歌征集活动,定期举办职工运动会、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春节联欢晚会等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广大职工的生活。医院还积极创建合肥市青年文明号,成立“康民志愿者服务队”;启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及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提升职工干部的综合素质水平。
医院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多渠道丰富宣传途径,塑造了医院的良好形象。通过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加大社会宣传力度,累计发稿千余篇次,组织2期主流媒体探访新院区活动,参与合肥在线网络直播活动;打造有热度、有温度的微信公众平台,每周集中推送原创文章,共计推送近50期200余篇文章,公众号关注量由1000余人增长至24000余人,总计阅读量200,000余人次。
一年,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传承与钻研,专注与磨砺,第四附属医院全体职工,以其正确的办院方向,积极探索的坚实步履,鲜明的公益责任和真挚的人民情怀,赢得了认可和赞誉。
踏新征程,兴新使命。随着改革创新不断深入,第四附属医院党委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的医院大战略规划愈来愈清晰——“高水平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医院将持守匠心、锲而不舍,在实现百姓健康梦想的道路上务实拼搏,铸就新的辉煌。(第四附属医院 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