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新华网:安医大一附院——坚守服务人民健康初心 积极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时间:2019-12-20 浏览:588

 “上午检查B超后,医生就下班了。检查报告单没法找专家看,还要挂下午的号。不仅麻烦,还多花钱。现在医院推出的续诊挂号,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是真心满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安医大一附院就诊的患者李阿姨高兴地说。

    据悉,“续诊挂号”是安医大一附院主题教育制定整改措施95条之一。医院在门诊各分诊护士站加装二次复诊系统,由护士甄别,对同一天上下午挂相同科室号的患者,刷卡进入二次复诊系统,由系统自动分诊至坐诊医师诊间,只收患者一次挂号的费用,有效解决了当日续诊,患者要重新挂号问题。

    安医大一附院牢牢围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提升患者就医感受”等突出问题,不断推深做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后上线安徽首个互联网医院、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提升日间手术运行效率、厕所革命、优化一站式服务等一系列“惠民、便民”措施近百条,主题教育成效扎实,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是我院内迁安徽70年来未变的‘初心’,也是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安医大一附院党委书记金宗祥说。

    经过70年的发展,目前,安医大一附院已经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综合实力稳居安徽省前茅,连续9年入围中国最佳医院百强榜。皮肤科、泌尿外科、生殖医学入围华东地区前五强,25个学科进入百强,21个学科全省第一。

    安医大一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梁朝朝说,“我们深知,作为省级龙头医院之一,我院发展的高度,也决定着安徽省医疗的最高水平,医院要对标国际前沿、国内先进,打造一批国家队,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努力实现安徽人民看病不出省。”

    2019年11月14日,医院承建的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安徽)项目通过国家卫健委专家组终评验收,标志着安徽省有了首支国家卫生应急医疗队,安徽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有了质的跨越。

    2019年,安医大一附院学科建设“登峰计划”提速,对照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要求,培育若干个卓越学科,使之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名的特色学科,打造1-2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使医院优势技术研究领域,如皮肤遗传、泌尿、妇产生殖、神经系统疾病、医学影像、麻醉等诊断与治疗、高水平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达到全国顶尖水平,具备国际竞争力。2019年,该院科研硕果累累,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项,立项数目创新高;摘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8项,总获奖数稳居安徽省医疗卫生机构首位,同时创造该院历史新高。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在创新。2019年10月份,安医大一附院互联网医院上线试运行,复诊慢性病、常见病患者不用去医院,而可以选择在电脑端、移动端与互联网医院医生进行线上图文、视频问诊及预约检查等,真正实现了让患者“不跑路”。

    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医院”“互联网+便民惠民”,安医大一附院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医院。目前,该院已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建设了多渠道、分时段的预约挂号模式,预约率超过60%;开展了多种线上线下支付方式,省内首家上线支付宝花呗、首家开通电子医保支付,明显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该院被国家卫健委授予“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分级评价五级医院”“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医院”,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同时通过两项评测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国仅有15家。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2017年,该院高新院区正式开诊,采用“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设立肿瘤治疗中心、消化病诊疗中心、心脏中心、创伤中心、妇产生殖中心五个特色中心,将各科室之间打通,为患者提供全面又精准的个性化治疗。高新院区开诊后,安医大一附院实际开放总床位近5000张,年门诊服务近500万人次,年手术超10万台次,年住院超20万人次,综合服务能力跨上国内“第一方阵”,稳居安徽前列。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安徽人民看病不出省’是我院作为安徽综合实力突出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的社会责任,也是新时代医院深化改革、引领发展核心目标。这个目标很具体、也很远大,改革和发展是接力赛,对标这一任务,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安医大一附院党委书记金宗祥说。韦娟  吴鹏伟

时间:2019年12月20日

来源:http://www.ah.xinhuanet.com/2019-12/20/c_1125370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