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中安在线:温馨!在疗养院休养的一线医卫人员 都有着各自的小小心愿

时间:2020-03-03 浏览:334

    安徽省半汤温泉疗养院内,43名曾经奋战一线的医卫人员正在这里短暂休养。

  他们是抗疫一线的勇士,也是有着各自小小心愿的普通人。

  “我想我的娃”“想喝奶茶”“时刻准备着再次上前线”……

  一张张心愿纸通过镜头,在这个特殊的瞬间定格。

    安医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室副主任医师姚梦醒:“时刻准备着再次上前线”

  人物:姚梦醒 39岁

  安医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室副主任医师

  3月2日上午,安徽省半汤温泉疗养院内微风轻拂,39岁的安医大二附院副主任医师姚梦醒在打乒乓球。休养10天来,他在这儿吃得好、睡得惯,还重拾大学时期的爱好——打乒乓球。“原来是坚守在抗疫一线,现在是坚守在球台一线。”姚梦醒笑着打趣。

  姚梦醒在学生时代最后一次摸球拍,撞上了2003年的非典疫情。“那年,突来的疫情让我收起了球拍,全身心跟着老师在医院实习。”经历过非典的大考,姚梦醒快速成长,成为了安医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室的医生,也埋下了医者仁心的种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姚梦醒作为医院业务骨干坚守岗位,一直投身抗“疫”一线,妻子钱晓君则在合肥市三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室值班守岗,“同为医务工作者,我懂她,她也懂我。”姚梦醒坦言,虽然开启了休养生活,他的心仍留在抗“疫”一线,“忘不了大家凝心聚力的那股劲儿!”

  “时刻准备着再次上前线。”树荫下,姚梦醒手持这样的心愿纸走进镜头。一声咔嚓,照片定格。他说,这话是写给组织的,也是写给自己的。

    安医二附院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护士长陈红:“我想我的娃”

  人物:陈红 37岁

  安医大二附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护士长

  “我想我的娃。”把对娃表白的心愿纸放在胸口,37岁的陈红刻意在镜头前多停留了几秒钟,确认记者把纸上的字拍清楚了才离开。

  进驻疗养院以来,越来越多的医护队员发现摘下了口罩的陈红,是一位气质柔美的二孩妈妈。“大儿子11岁了,小女儿4岁了。”树荫下,陈红聊起了她的家庭,“你可能不信,自从有了孩子起,我就没跟孩子分开过三天。这次疫情,我跟两个娃分开了整整三十天!”

  这一切,陈红不觉得后悔。在外地支援一线抗“疫”时,陈红每次换服进舱前,都会亲吻一下孩子们的照片。等下了晚班,她会一个电话吵醒丈夫,让爱人拍下两个宝贝熟睡的样子。

  “对孩子的牵挂,是一种能量。”陈红说,出征前,儿子让她健康地回家。如今,在疗养院休养10天后,陈红有了更好的精力和体魄,也静下心来阅读了院方提供的书籍,备好“干货”给孩子们讲故事。

    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高新园区icu护士,95后, 姚小婷:“想喝奶茶”

  人物:姚小婷 25岁

  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ICU科室护士

  25岁的姚小婷是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ICU科室的护士。如果没有这次疫情,她会在每天打卡下班后,回家做宅女。

  然而,新冠疫情来袭时,这个安静的女子却做出一个让家人无法安静的决定:去外地支援抗疫一线。其实,熟悉她的好友早就知道,“小姚外冷内热,有一颗驿动的心。”

  姚小婷说,家人起初不同意她的决定,情绪越激动,她就越淡定,“我给家人们说,我只不过是换了一个ICU房间,做的事,还是原来那些事。”

  2月14日出征那天,姚爸爸没收了她的家门钥匙,点着女儿的脑门说,“等你回家时,别偷偷摸摸地回来。提前通知我和你妈,为你做几道你喜欢吃的菜。”听罢,姚小婷向老爸深鞠一躬。

  抗“疫”期间,姚小婷每天再忙,出舱后都会给爸妈报平安。进驻安徽省半汤温泉疗养院疗养后,她每天能睡到自然醒,心情美丽。眼看归家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在给爸妈连线时,小姚有了小心思和小任性。

  当日正午,在记者镜头前,姚小婷大笔一挥,写下了“想喝奶茶”四个字,狡黠地说,“希望老爸能提前看到我这个小心愿,回家时把奶茶备好,少糖,去冰。”

    时间:3月3日

    来源: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20/03/03/0083628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