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梅香出苦寒,璞玉需细琢——专访全国大学生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孟晨旭

时间:2019-03-07 浏览:40

    5月的长沙带着几分燥热,答辩现场的气氛也格外的紧张。除了老师与答辩者,其他人都屏息静听,等待着最终的结果。“猪传染性胃肠炎会传染给人吗?”可能这本是老师不经意的问题,可能他只是。但是她带着十分肯定的眼光望着老师回答道,“不,猪传染性胃肠炎不会传染给人”。在这场其他人眼里颇有挑战的答辩中,她用一个又一个自信而又正确的回答向所有人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她就是在本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5+3学生,孟晨旭。大一就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立项的她,在大二时选择开始了自己基础医学的科研之路。从基础操作的学习到自己设计实验再到最后以本次课题参加比赛,一路走来颇为不易,科研、实验一直陪伴了她三年。生活中的孟晨旭开朗活泼,脸上常是带着一副爽朗的笑容,不仅如此她还能经常迸发出一些新奇的想法。而实验室中的她却更以其顽强的毅力、始终不放弃的信心和专注于过程的心态解决那些无法预知的困难。因此,最后的成功就显得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初进实验室,兴趣之外还有坚守

    “可能有的人觉得在实验室做实验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可是我却完全享受这个过程。”正是凭借着兴趣,孟晨旭开始了科研的历程。初进实验室的大门,新奇之外,一些实验的仪器、名词、操作对这个近乎空白的大二学生而言显得格外的陌生。从零学起是她必须走的第一步,基础的操作、细胞培养、细胞信号通路的理解,一步一个脚印,孟晨旭不断地提高着自己,虽然很累但也乐在其中。

    可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出现了——时间。“本身自己就是临床专业,虽然自己对科研非常有兴趣,可是以后还要上临床,,所以这就要求我舍弃一些东西。”孟晨旭有些无奈地说道。娱乐、休息在科研面被放到了一边,而且她还把把鲁迅先生的“挤时间”发挥到了极致,哪怕是午休也就是趴在教室桌子上的20分钟,一些原来喜爱的体育活动也不再参与,就连大二和大三的暑假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验室中没有回家,为的就是自己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室中。

    即便是这样,孟晨旭科研的路途也没有因此而一帆风顺,困难不会因为你的热爱和努力而消失,你也必将经历非常艰难的时期。每天扎根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实验中还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种种困难都把孟晨旭“折磨”地身心俱疲。回顾往日,孟晨旭说:“我那时也想放弃了。”但是一想到自己、进实验室时的那颗初心,孟晨旭就会立马打消放弃的念头。初心,就是驱使着她坚持兴趣,追求理想的不竭动力。初心,就是她每晚不知疲倦埋头苦干的力量源泉。初心,就是让她每天把埋头苦干的日子过成常态的精神食粮。

“十年磨一剑”,付出终有回报

    大二的日子里,孟晨旭每天都为自己的科研准备着,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收获,一点点的提高,终于在大三时有了自己思维上的突破并自己开始设计实验,一切都在为一年多以后的这场比赛准备着。结合老师的建议和自己的方向,孟晨旭选择了《细胞自噬与mTOR通路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复制的作用机制》为自己的课题,并且和其他五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团队。从这以后她便一心一意的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十年磨一剑般把课题准备了两年,为比赛蓄势。

    当你在凌晨眺望实验室的窗户,灯光下也许就有孟晨旭忙碌的身影。有时候这一缕光亮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天亮,用她自己的话说,通宵实验对于她已经是家常便饭。所幸的是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只要能挤出时间队友们都会一起守在实验室中。有时当实验进行到凌晨时她们也会聚在一起吃点东西,并且还会利用吃东西的间隙交换自己的意见和进展。当有的人的实验出现小失误,像细胞被污染时,等待他的必然是队友们毫无保留的“嘲笑”。 “同甘共苦,荣辱与共,”谈到队友时,孟晨旭如此说到,“平常做实验时我们轮流去吃饭,在实验室的同学照看各自培养的细胞。本科阶段做科研真的非常辛苦,时间都是大家挤出来的。”

    当被问到如何度过课题研究的瓶颈期时。孟晨旭回答说老师的帮助在这时显得格外重要。喜欢与人交流的她除了和队友,学长学姐交流还经常找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老师总是很耐心的给出回应。她说,“自己课题的研究离不开老师的热心指导,老师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大方向上给出至关重要的意见。孟晨旭清楚地记得在自己制作展示PPT的过程中一次方向上的失误,本身的重点应该放在细胞自噬和mTOR通路上,而刚开始却把重点放在了一个抗病毒因子干扰素上。这个问题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才得到了更好的解决,使课题得到了更好的呈现。

   谈到答辩PPT的制作,比赛要求在截止日期前上交比赛中自己展示的PPT。而截止日的前一晚,孟晨旭彻夜未眠,从前一天的晚上到第二天早上九点钟都在为PPT做最后的修改。她一遍遍的屡清自己的思路,把PPT的每一页都做了改动,力求把自己的课题更好地展现出来。而前期PPT的制作同样是充满着艰辛,实验过程、实验机制的阐述等等想要很好的展现出来都十分不易。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当碰上思路卡壳的时候,孟晨旭便会不停的捋顺自己的思路,就连躺在床上准备休息时,她都会思考问题如何突破。一旦有了思路,她便立刻下床,带上电脑就前往24小时营业的肯德基为比赛做准备,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依旧如此。而评委老师的那句,“你的课题设计得很不错”正是对她孜孜不倦的最大肯定。

赛场之上,做一名自信的安医人

    回到比赛前,孟晨旭表示自己很紧张,因为在她参加的微生物这一组的比赛中有几十名选手其中还会和来自中山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的选手同场竞技而自己有代表这安徽医科大学参加比赛所以会感到非常有压力,赛前都没有睡着觉。“当时根本没想过能获得一等奖,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孟晨旭回忆道。可能这种专注于过程不过多考虑结果的心态正是她扛住压力,取得成功的制胜法宝。

    比赛的第一个环节是PPT的展示,同组的选手都会在座位上观看。当她坐在座位上观看别人展示PPT时就感到有些紧张。但是紧张之外,孟晨旭更多的是思考,她在台下一遍又一遍的准备着自己即将登场时的语言。当轮到她自己,她又以清晰的思路,简练的语言向所有人展现我安医学子的风采。

    比赛中答辩也是异常严格,以至于孟晨旭现在回忆起来还说是“提心吊胆”。她说,“评委问的问题很随机也很细致,有很多都是平常容易忽略的东西,有很多的选手都在答辩这一环节碰壁。还好我们前期查阅了很多资料,所以应对答辩的问题也相对比较从容。”当你了解到为了答辩孟晨旭打印了摞起来能有桌子高的资料你就不会惊异为何她会如此的从容不迫而在答辩中评委老师的那个猪传染性胃肠炎是否会传染给人,正是孟晨旭在思考中偶然想到的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她已知晓,所以才会有在答辩场那自信的眼神和有力的回答。

    有人可能会觉得孟晨旭天生具有创新思维,可是我们都知道没有人一出生就像现在这样。爱与人交流、爱思考才是她觉得自己能够取得成绩的原因。比赛结束后,爱与人交流的孟晨旭没有放过这次机会,又和来自其他大学的选手们交流一些有关于科研和其他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孟晨旭还说做科研要脑洞大开,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同时还要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让自己的思维形成一条链不要断掉。她还特别建议学弟学妹们要积极参加此类有关创新的比赛,并且献身说法地告诫我们做科研一定要戒骄戒躁。她说做科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程,只有一步步的慢慢往前探索才能得出最终的结果。

    喜欢运动和阅读,有些外向的她只要一走进实验室大门,她就能静下心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中,孟晨旭始终保持的高度的谨慎与细心、两年多来,每一次的细胞培养,每一次的病毒观察,每一次的添加试剂,甚至每一个培养皿,每一根试管架都映射着孟晨旭的汗水与坚持。没有什么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也没有什么人生来就与众不同。只有经过一万次的单调才能够抵达骄傲。

    如今的孟晨阳在不断的努力下已经把自己雕琢的极为优秀,如那璞玉终成美玉,如梅花迎寒飘香。(学生记者 陶庆宇 吴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