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吴艳坊:用青春浇灌公益之花

时间:2020-03-31 浏览:593

2017年8月,混合着泥土蒸腾气息的一场甘霖,堪堪将空气中漂浮着的闷热褪去。朦胧烟雨中,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和同行的志愿者们再次走在蜿蜒的山路上。“等走访完最后几户,这次‘温暖家访’任务就算初步完成了。”想到这里,女孩不禁觉得欣慰,霏霏细雨沾湿了衣裳也浑然不觉。

“志愿活动是我大学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占据了我多半的课余时间。无论是在村落开展支教活动,还是组织登记献血活动,抑或是知识竞赛的颁奖现场,总能见到一个面带笑容的女孩。而其拍摄的志愿服务照片,也曾在江淮晨报等媒体上宣传,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她就是我校药学院2016级药学专业本科生、2019年度“学习雷锋在行动”先进个人吴艳坊。入学以来,她遵从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曾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先后荣获“优秀志愿者”“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

热心公益,与支教同行

2016年9月,在学长学姐的介绍下,吴艳坊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得知向日葵小课堂支教的招募消息后,她果断申请成为一名支教志愿者,开启了为期一学年的支教生涯。

“那里基本都是小学生。因为放学时间比较早,父母下班的时间又比较晚,他们就到向日葵小课堂的教室活动中心写作业。到了傍晚父母下班之后,他们再回家。向日葵小课堂设备较为齐全,除了给小朋友们辅导课后作业,吴艳坊也时常带他们做手工、玩游戏。除此之外,集体生日会、亲子运动会也是她和孩子们拉进距离的主场,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小吴姐姐。学期末的分别之际,孩子们纷纷对她表达不舍,想让她留下来。“我不忍心拒绝孩子们的要求,但又担心下学期的课程和支教时间冲突。”怀着忐忑的心情,吴艳坊在新学期课程表发布后,第一时间仔细查看了信息。幸运的是,时间并不重合,于是她便立即申请,延长了支教时间。

服务始终是第一位的,所有的项目应围绕其展开,不流于形式,这是吴艳坊一路走来秉承的初心。支教期间,有时会出现志愿者临时无法前往小课堂支教的情况,她便主动寻求同学和朋友的帮助,有了大家的支援,问题基本上都能及时解决。“人数少了,小课堂那边就忙不过来。这个时候,我通常会询问一些有意向的朋友,请他们帮忙,下次再举办活动时,就提前招募一些预备志愿者来充实队伍。怀揣着不求回报的信念,投身志愿服务,吴艳坊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争当先进模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她心目中的雷锋精神。

作为安徽省红十字会益行计划服务队成员,吴艳坊和志愿者同伴们会在暑期前往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千坪村开展支教活动,陪伴留守儿童度过愉快美好的一周。他们走村串户,到每位适龄儿童家里去了解情况,给孩子们进行科普安全教育,教孩子们做手工,开展趣味实验室课程,带着孩子们领略万千世界的丰富多彩。“那些孩子或害羞腼腆,或文静听话,或活泼调皮,我们跟他们相处,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吴艳坊回忆道。

吴艳坊和伙伴们通过结对帮扶的方式开展各项活动,为孩子们带去课堂以外的知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竭力诠释少年人的责任和担当,以安医学子的热忱,在崎岖山路上勇往直前。

助力风尚,凝聚精神力量

为了普及禁毒相关知识,吴艳坊号召同学们参加安徽省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为了集聚更多力量协助公益,她着手为市中心血站“献血车进校园”招募志愿者,做好无偿献血指引登记。也因这次活动,她了解到另外一种无偿献血项目——无偿捐献血小板,并由此和市中心血站开展合作,组织同学们前往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

从一个活动的志愿者、执行者,到成为策划者,吴艳坊表示自己要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做事也必须更加全面仔细。“参与人数、活动规模、活动结束的收尾工作、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等等,这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吴艳坊扳着手指细数道。

“大二的时候,随着课业难度的增加,课余时间越来越少,尤其在学期末更是分身乏术。好在社团很友爱,我们互帮互助,相互扶持挺了过来。志愿服务的无偿性和工作量过大并没有转变为吴艳坊的压力,她深知志愿服务的出发点和着重点在于奉献和不求回报。“只要合理高效安排,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

吴艳坊说:“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既帮助了别人,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志愿服务是一项积极的活动,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愿意参加。如今,学校的志愿者队伍愈发庞大,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雷锋精神的影响,主动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每当见到穿着志愿者服装的忙碌身影,吴艳坊总能想起赶赴千坪村支教的日子,更加坚定了在平凡岗位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决心。

缔造美好,志愿路上再启航

雷锋曾言:“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这句话用来描述吴艳坊的事迹,显得尤为传神。

2018年11月合肥国际马拉松比赛时,主办方需要招募大量志愿者,为比赛提供后勤服务。得知消息的吴艳坊立即组织同学加入了医疗志愿者的队伍,“母校的教育铺垫与医学常识的积累,大大提高了我们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速度和反应能力,作为医学生,我们希望能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保障参与人员的安全出一份力。”

由于距离比赛场地较远,为了能在活动当天按赛事主办方要求的六点半前到达指定地点,吴艳坊和伙伴们凌晨四点就在校园文化广场集合,清点人数后,一行几百人便有序、安静地向目的地出发了。回首过往,吴艳坊目光坚毅,似乎又回到了那个与时间博弈的黎明。

从给在烈阳下军训的新生递水,传递志愿服务的接力棒,到为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在趣味运动会中靠近一扇扇紧锁的心扉;从为马拉松比赛参赛者提供医疗保障服务,预防并处理比赛期间突发状况,再到组织协助无偿献血,保障活动有序进行,学校、村落、献血站等地,都留下了吴艳坊的足迹和汗水。她一路力透纸背写下成长的印记,将温暖送到她曾去过的每一处角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而她也从中更深地体味了志愿服务的真谛和奉献的意义。

虽然吴艳坊的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但她致力于志愿服务的热忱并没有因此画上句点,雷锋精神好似那靓丽的火花,已逐渐沉淀凝结成她的一种信念,一股春风吹又生的蓬勃力量。“每一次志愿服务,都让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带给自己快乐,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不遗余力地这样做。吴艳坊微笑着说。(药学院 余婷紫 校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