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十年如一日 雷锋精神人人学
才走下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赛场的医学生,就在酒店实力抢救晕厥患者。近日,5名安徽医科大学学生在酒店内偶遇顾客突发晕厥,现场紧急进行“教科书”般施救,以知识和技能践行雷锋精神的事迹就在朋友圈刷屏了。
“危难之时救人是作为一名医学生的本能反映,也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职责所在。”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邱健、曹柳柳、汪文昕、王妍、吴钰5名同学把救人理解成一种本能。
2016年邱健、曹柳柳、汪文昕、王妍被录取到安徽医科大学,入校之初他们就加入了所在学院的志愿服务团体“东南风”爱心社。几年来,秉承精业修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传播仁爱的团队精神,他们积极投入到爱心义诊、健康扶贫、无偿献血、急救知识培训等各种志愿活动中。而吴钰在入校之初就成为了“爱心驿站”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从入校时的导医导诊志愿服务,到疫情防控的社区志愿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已成为一种习惯。
2012年,安徽医科大学“学习雷锋在行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每年聚焦一个主题,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在全校范围内机制化、常态化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十年里,先后涌现出199个先进集体和293个先进个人。从学生到教职工,从医护员工到校友,他们以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人人可学”。
雷锋精神人人学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作出重要指示。
雷锋同志不到22年的人生之路是短暂的,但“雷锋精神”却在其牺牲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多年来,安徽医科大学师生医护员工也纷纷通过实际行动使雷锋精神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十年里,学校先后涌现出“用灵巧双手送无限光明的眼科医生廖荣丰”“全国医德标兵、中国好人郝丽”“救助心脏骤停患者的好小伙邵旭阳”“‘真正的天使’拾金不昧的护理专业学生张琦”“热心救助摔倒老人的‘暖姑娘’瞿良华”“路见险情、果断出手施救的王昌会”“‘最美逃跑新郎’中国好人张礼刚”等一批先进典型。突发的紧急情况不同,但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善举却如出一辙,大家的感受也不约而同——“如果我的同学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肯定也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的,因为我们都是医学生。”“谁都会这样做的,我不过刚好碰到而已。”“应该说是出于本能,职业的本能。”“救人是我们的天职,无论何时何地。”
常态化开展“学习雷锋在行动”主题活动后,安医大通过宣传教育、主题实践、专题教学、总结表彰等,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校园网开辟专题网站宣传雷锋精神,讲述雷锋故事,交流学习心得,畅谈学习体会;校报、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校内媒体重温雷锋往事,挖掘身边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开展主题班会,加深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把雷锋精神挂在嘴边、记在心上;加强理论研究,深挖雷锋精神的精髓并积极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让学习雷锋精神科学化、机制化。
不光是师生员工,安徽医科大学校友群体和离退休老同志,也纷纷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他们中既有逆行武汉、助力新冠疫苗研发的朱凤才,守护千千万万“新肝宝贝”的夏强,致力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刘宇辰。也有用生命践行党员誓言的蔡标,救助受伤老人、在基层践行南丁格尔誓言的“宿州好人”邵泽平,捐献造血干细胞、用爱心延续生命的杨晓月,离休不离志、连续11年为安徽医科大学张锡祺奖学金捐款25万元的“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蜀山道德好人” 陈志哲。
善意不分肤色,“雷锋”不分国家。在安徽医科大学积极良好氛围的熏陶下,国际学生也纷纷身体力行,加入到学雷锋的行列中。2014年12月,由7名留学生组成第一支“学雷锋”小组走进屯溪路小学,为孩子们带去精心准备的英语课,并穿插讲述了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近年来,多场马拉松比赛中,国际学生们参与医疗志愿服务,处理选手出现的肌肉损伤、扭伤、抽筋、中暑、晕厥等突发情况,因表现突出,还获得了“优秀志愿者”称号以及“优秀志愿者团体组织奖”。
志愿服务处处为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中指出,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安徽医科大学始终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一条主线,不仅宣传报道见义勇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人好事,还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特色和特长,围绕健康中国、美丽中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主题,鼓励师生在校园内外积极开展并参与志愿服务,社区义诊、普法惠民、科普宣讲、特殊群体志愿帮扶、环境保护等各类活动中,都有安徽医科大学师生医护员工的身影。
成立于2017年5月的“医行者”志愿服务队虽然很“年轻”,但已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幕天公益、蓝信封、琥珀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活动内容也涵盖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急救普及、疾病科普、支教扶贫等多个方面。服务队秉承“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精神,积极弘扬雷锋精神,组织学生走基层、进社区,不断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其中“益知科普”品牌项目自2018年起,已累计带动240多名学生和社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180余次,覆盖居民共28万余人,各类科普文章浏览量已超过20000余人次,“小益”机器人问答消息数达13000余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成效。该项目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金奖和“社区治理”奖,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
“学长学姐们的讲解和示范操作非常精彩,让我了解了更多的急救知识,同时教会了我尊重生命、热爱生活。”2021年3月19日,该志愿服务队在肥西实验高级中学内开展了急救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一位高中生在现场聆听知识讲解、观摩急救操作示范后,谈了自己的感受。
“我们依托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和安徽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安徽医科大学工作站,开展‘救在行动’和‘急救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了合肥一中、六中、八中、一六八中学、肥西实验高级中学、安徽省庐江中学等多所学校开展科普讲座,展示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包扎等急救操作,累计培训学生超4000名。”“医行者”志愿服务队队长、2018级临床医学(5+3 一体化)张宁介绍说,“作为医学生,我们特别希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为推动全民急救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学习雷锋见行动,不光是各类志愿群体开展特色服务活动,安徽医科大学广大师生医护员工还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把学习雷锋的做法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
2019年,安徽省健康脱贫“百医驻村”行动启动,安徽医科大学积极响应,各直属附属医院共计选派15名优秀骨干医师深入省内无村医的贫困村或非贫困村卫生室驻村进行帮扶,助力当地健康脱贫。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直属附属医院200多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支援抗疫,与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齐心保卫湖北、保卫武汉;留守后方医院的医务工作与学校教职员工坚守阵地,为保障省内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钢铁般的屏障;学生中,706名青年大学生骨干当好社区群防群治“防控员”,1414名团员青年投身“安心战疫·徽团助力”援鄂医护人员家庭关爱行动计划,积极服务基层群众和抗疫医护人员子女。此外,2012年至今,安徽医科大学共计130名学生光荣入伍、携笔从戎,近20名毕业生通过层层选拔、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基层,他们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用志愿服务担当社会责任,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奉献爱心代代传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安徽医科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中,一代代安医人为了学校建设、人民健康、国家发展倾注心血、倾囊相助、倾尽全力,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连成了安医大“爱国爱民,献身人类健康”的光荣传统,践行着“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凝练了“弘毅担当、精医报国、康民济世”的安医精神,而这与雷锋精神的实质内涵是一致的。
安徽医科大学前身东南医学院的开拓者之一——张锡祺先生曾将私立医院收入全部贴补学校,宁愿自家食无饱,也要保证学生有其居。在医生的岗位上,他对病人一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干部,他都一视同仁,献以爱心。他曾对学生说:“惟有善人能为良医。”
20世纪60年代开始,安徽医科大学一大批知识分子在“兴国·奉献·仁爱”理念的驱使下,怀着满腔的热情,深入安徽的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大别山区,冒着危险,走村串户,调查摸底,制定方案,精心治疗,为我省遏制急性传染病、地方病的暴发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时代里,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健康战略和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批医学高等专门人才,教职医护员工和广大校友在各自岗位、各自领域兢兢业业,为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安医力量。
2009年11月,为了更好地开展救助白血病患儿的爱心活动,安徽医科大学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李念夷和5位同学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创立了“爱心驿站”。2012年“爱心驿站”成为首届受表彰的学雷锋先进集体。
“李念夷学姐最初是为了给罹患白血病的张佳梅学姐筹集善款,后来她想把这份善意带给更多的人,所以创立了‘爱心驿站’,致力于为白血病患儿募集救助资金,同时也会在医院儿童活动室陪孩子们嬉戏,让他们感受快乐与温暖,帮助他们治疗和成长。”“爱心驿站”志愿者服务队现任学生负责人、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周钰钦表示,李念夷的事迹一直被口口相传,现在的“爱心驿站”不仅继续保留着她的爱心,同时也开展了包括导诊、“跳蚤市场”在内更多的特色活动。“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实际,今年我们主要在校园内开展垃圾分类的科普宣传,进行每日善行接力的‘日行一善,记录美好瞬间’活动也正在进行当中。我们也正在设想将‘日行一善’常态化,不仅仅在三月学雷锋,而是将学习雷锋精神融入我们生活日常当中。”
同样受表彰的首届学雷锋先进集体中也有“东南风”爱心社。十年过去了,这些支援服务团队并没有消失,反而愈加壮大,师长们的美好初衷也在一届又一届学子中传递着。
任何一种精神,只有与现实对接,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十年是一个阶段,“学习雷锋在行动”系列活动让雷锋精神在安徽医科大学师生医护员工心中生根发芽,让学习雷锋精神在安医校园蔚然成风。十年也是一个新起点,安徽医科大学将以学校建校95周年为契机,把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与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伟大抗疫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培育师生医护员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将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推进校园文明建设和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闻中心 毛丽娟 程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