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做村民健康的“守门人”,老百姓的“贴心人”——记附属阜阳医院驻村医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瞬间,两年驻村工作已完成,返回附属阜阳医院工作的张治业、宋斌,依然会惦念村里的病人,时不时打个电话回访一下。
两年前,我省健康脱贫“百医驻村”行动启动,张治业、宋斌两位医生主动请缨村。此后,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王楼村、颍上县杨湖镇汪李村成了他俩最牵挂的地方。那里有贫困户病号,有逐渐带入正轨的村医,还有一同抗疫防汛的战友……
驻村两年,他们积极落实健康脱贫相关政策措施,全身心助力健康脱贫。始终将百姓健康放在第一位,凭借过硬专业技能,成为当地村民健康的“守门人”;发挥“传帮带”作用,变 “输血”为“造血”,积极为当地培养医疗人才;秉持为民服务的初心,一直奋战在抗疫抗洪一线,成为当地百姓的“贴心人”。
主动请缨驻村,全身心助力健康脱贫
刻苦学习,考上大学,成为医生……张治业和宋斌的人生轨迹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但他们的“根”都在农村。多年来,他们都有一个愿望: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回报桑梓。2019年7月,我省健康脱贫“百医驻村”行动启动,选派百名优秀骨干医生深入基层一线,他俩不约而同报了名。
“农村环境我们都熟悉,也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去驻村当仁不让。”就这样,带着浓情厚意,张治业和宋斌分别去了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王楼村、颍上县杨湖镇汪李村。
入村前,两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悟健康脱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这也为他们后续驻村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张治业所驻守的王楼村属裕安区7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其2019年驻村时,当地还有11户30人未脱贫。为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张治业积极为贫困户建立工作台账,定期组织贫困户进行体检;对于存在慢性疾病的贫困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慢性病及大病的医保报销,减少贫困家庭因病开支的费用。2020年,全村全部脱贫,截至目前,未发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户。
宋斌所在的汪李村贫困人口有438人,为让贫困人口“少得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他认真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常带队进村入户巡诊,每到一户都会详细解答村民疑问,提供健康指导,让村民不出村就能看好病,帮助汪李村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逐户走访,对全村状况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全村健康状况;走访贫困户,掌握辖区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基本情况,建立工作台账;进一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认真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卫生室的药品统一规划;开展医疗服务、健康讲座……两年来,他们全身心助力健康脱贫工作,不负组织重托。
“输血”也“造血”,精湛医术全方位助力健康脱贫
“谢谢张医生,要不是他,我可能活不到现在。”得知张治业要回城时,虽然行动不便,但80岁的王大爷非要来送送。
原来,王大爷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子女常年在外打工,日常看病十分不便。张治业驻村后不久,在给王大爷体检时发现,其空腹血糖25mmol/l,血压165/98mmhg,情绪很不稳定,烦躁,失眠,并伴有轻生念头。为此,张治业先给予对症治疗,定期到家为王大爷诊治,时不时还会同其聊聊天,在唠家常的过程中,不断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慢慢地,老人精神状态恢复了,血压血糖也逐步稳定,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两年的驻村时间,张治业已记不清为老人诊治过多少次,但看到老人重拾生活的信心后,他感觉一切努力和付出都值得。
驻村以来,张治业坚持每周驻村至少5天,每天接待患者至少10人,两年来接待患者近4000人,上门随访人次约1万人。日常诊疗中,他强调监测的重要性、调整药物的必要性,强调关注不良反应的意义,逐渐改变了当地群众对常见慢性疾病的认识,极大提高了大家的身心健康。
同样的改变,也发生在汪李村。汪李村是个偏远乡村,留守老人、儿童多,外出就医不便。宋斌驻村后,时常吃住在村卫生室,对每位患者都精心诊治,耐心解释病情,两年共接诊患者4368人次,每位患者的情况他都会详细记录,做到了然于心。
与此同时,他坚决杜绝不合理输液及过度治疗现象,并根据卫生室现有条件,给予常见慢性病规范治疗。诊疗过程中,他结合自身业务优势,解决了如冠心病、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疑难问题,真正做到让村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此外,他还先后5次组织附属阜阳医院的专家到镇村义诊,将安徽省科教文卫体工会捐赠药品及医疗器械及时送到患者手中,让群众享受国家的惠民政策。
作为健康脱贫“百医驻村”的医生,除了要承担村医职责外,附属阜阳医院的驻村医生们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帮助提升乡村基层医疗的总体水平。
“驻村时间有限,我担心走了之后,村里又回到以前的状况。”为了让健康扶贫的成果落地生根,张治业驻村后主动对接当地乡镇卫生院,定期到卫生院坐诊、查房,并开展学术讲座、教学查房等工作,不定期为卫生院医生、村医授课。驻村结束时,单王乡卫生院已能够开展心脏彩超、胃肠镜检查、心肌梗死检测等新项目以及腹腔镜下系列外科手术,填补了当地乡镇卫生院空白。
“村里医疗资源薄弱,他们驻村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援,我们也能学习提高。”王楼村村医吴东升表示,两年时间里张治业的倾力相授,让他受益匪浅。
同为驻村医师的宋斌,也在言传身教,不遗余力为当地培养人才。驻村期间,他通过悉心指导,帮助两位医生顺利通过助理医师及执业医师考试,后又指导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规范临床操作技能,做好急诊处理,精神病、传染病管理,帮其提高业务水平,为当地接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为提高当地乡镇卫生院专科能力,宋斌还定期到杨湖镇卫生院坐诊查房,联系专家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及专项培训,并指导卫生院医生病历书写,认真做好病案质量管理,全面深入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帮扶,把知识和技术最大限度地留下来。
为让他们安心驻村,附属阜阳医院主要领导也多次带队前往驻村慰问,及时帮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两位医生所在的党支部也多次为当地村民送医送药送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抗疫又抗洪,关键时刻冲锋在前
驻村两年里,除了看病、带教当地医生外,张治业和宋斌都共同经历了抗疫抗洪的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们第一时间冲锋在前,用行动践行伟大抗疫精神、红医精神,坚守职业操守,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湖北等地出现疫情后,刚刚返家的张治业、宋斌时刻关注着疫情发展,第一时间返回驻村。
“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尽管没有接到通知,但医务人员是防疫第一道屏障,我们必须冲锋在前。”回村后,张治业一直坚守工作岗位,每天与镇村干部一起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摸排疫区返乡人员。他还积极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山村实际,归纳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村民科学防疫。
对宋斌而言,他则经历了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一次是湖北武汉疫情,一次是颍上县慎城镇一例外地输入性疫情。面对知之甚少的病毒,他无畏前行,积极投身防疫宣传,排查疫区返乡人员,并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参加当地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值班,对镇村医务人员进行新冠疫情防控培训,做好疫苗接种宣传工作。
疫情的阴霾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中终于烟消云散,每年梅雨季节的洪涝灾害却又是个“定时炸弹”。2020年7月份,淮河流域水位暴涨,六安和颍上都在淮河两岸,连续暴雨导致王楼村和汪李村内涝严重。张治业和宋斌俩人坚持在村在岗,和当地镇村干部一起给被困群众送生活物资和慢性病药物,积极参与汛期医疗救护工作,发放应急药物,做好防暑防疫宣传。他们始终奔波在一线,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
两年来,张治业、宋斌牢记初心使命,敢于攻坚克难,不负组织重托,圆满完成驻村帮扶任务。期间,张治业获学校脱贫攻坚专项奖励,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宋斌获校“学习雷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今年7月7日,两人圆满完成驻村任务,载誉而归,正式返岗。附属阜阳医院党委书记孙其虎在欢迎会上表示,驻村虽然结束,但站在新的起点上,医院将严格落实省卫健委帮扶要求,通过结对帮扶、定期回访、远程诊疗、义诊等形式,不断加强帮扶力度,一如既往地支持乡村振兴事业。
一切又都回到了驻村帮扶前的日子,张治业、宋斌每天都全力以赴在医院忙碌着,但驻村乡亲们淳朴的笑脸、亲切的问候、深厚的情义,无一不印刻在记忆中,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人生阅历。(附属阜阳医院 曹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