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我校钱海生教授团队在纳米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2-03-21 浏览:10

近日,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钱海生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ACS Nano)》(中科院一区,IF: 14.588)上发表题为《基于氟喹诺酮抗菌药物的光疗法用于抑制肿瘤的迁移和增殖以及促进凋亡(Phototherapy Using a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 Drug to Suppress Tumor Migration and Proliferation and to Enhance Apoptosis)》的学术论文。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将纳米材料与传统抗生素药物结合用于肿瘤治疗的策略。我校博士研究生储召友为论文第一作者,钱海生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作者单位。

临床上,喹诺酮类(4-quinolones)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的抗菌药。喹诺酮类药物分为四代,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为第三代,常用药物有司帕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氟罗沙星等。此类药物对多种革兰阴性菌有杀菌作用,广泛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胃肠疾病,以及呼吸道、皮肤组织的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钱海生教授团队将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司帕沙星,SP)作为一种类光敏剂,成功开发了一种简便的化学工艺,将司帕沙星和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结合到热敏两亲聚合物聚乙二醇-聚(2-hexoxy-2-oxo-1,3,2-dioxaphospholane) (mPEG-b-PHEP)中,通过自组装方法形成热敏胶束。在近红外光光照下,司帕沙星能够在肿瘤部位精准地释放,实现司帕沙星作为化疗药物以及类光敏剂联合治疗肿瘤的效果。该光控药物释放策略为提高药物的作用效率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喹诺酮类药物在炎症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应用方案。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所研究基金和省属高校领军骨干人才项目的资助。(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nano.2c0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