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我校黄升海/韩毛振科研团队发表论文揭示新冠疫苗研究新成果

时间:2022-10-18 浏览:425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黄升海教授团队,联合生命科学学院韩毛振博士团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院士团队以及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吴永贵教授团队,在国际胃肠病与肝脏疾病著名期刊《肠道(Gut)》(IF=31.793)上发表了题为《机体免疫和肠道微生物群的动态变化与新冠疫苗抗体的产生有关》的研究论文,揭示了SARS-CoV-2疫苗接种后机体相关免疫因素和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抗体产生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安徽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资助。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学系韩毛振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研究生黄依璇,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桂红芽、肖艺璇为共同第一作者。黄升海教授、吴丰昌院士和吴永贵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

该研究招募了30名健康志愿者,对其两剂科兴疫苗接种前后的血液和粪便进行高频采样,通过血常规、流式细胞术和ELISA等方法检测志愿者在疫苗接种过程中的血液免疫学指标、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抗体水平,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解析志愿者肠道菌群的结构。

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志愿者在接种两剂疫苗后2周内可产生抗SARS-CoV-2抗体。在肠道菌群方面,结果显示虽然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肠道菌群的组成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却发生了显著性差异。研究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了接种疫苗的健康个体与不同临床诊断的COVID-19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果表明疫苗接种造成的肠道菌群变化远没有SARS-CoV-2感染引起的变化大。此外,研究还揭示了若干肠道微生物与SARS-CoV-2的抗体产生有显著关联,并通过方差分解分析证实肠道菌群(22%)和人体功能特征(18%)是影响抗体产生的重要因素,提示肠道菌群在新冠疫苗抗体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该研究系统地揭示了宿主的免疫系统(包括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等)、肠道菌群和抗体的动态变化,并将这些因素与抗体的产生联系起来。研究结果为评估SARS-CoV-2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制定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策略,消除了公众对疫苗接种的担忧和恐惧。(生命科学学院)

论文链接:http://gut.bmj.com/lookup/pmidlookup?view=long&pmid=36207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