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安艺平:学生中心 产出导向 持续改进 形成质量自觉 ——三论抓好审核评估推动质量文化建设

时间:2024-08-15 浏览: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追求质量始终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主线,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目标,形成提高质量的价值自觉,构建以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

突出学生中心,形成提高质量的自觉。教育不是要记住各种事实,而是要训练大脑如何思考。训练大脑不是制造知识的“水桶”,数字技术发展引发知识的聚变现象和裂变现象,进一步推动教育内容革命性重塑。面向未来,只有让学习者主动参加到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学习才能真正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切实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持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用科学的方式培养未来的学生,各项工作都要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围绕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的特点和风格、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来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育技术设计、教学环境设计,打好组合拳,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同向同行中,让学生真正学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习效果,实现提高质量的目标。

注重产出导向,形成提高质量的自觉。产出导向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注学生“学到什么”和“能做什么”,而非教师“教了什么”。这个导向,就需要各个专业自觉地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思路,以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支撑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和学生和用户的满意度为出发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采用匹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配置足够的软硬件资源,并要求每位教师明确自己在课程教学中的责任,通过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定期评价和持续改进,保证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的达成。每个环节质量标准的落实和持续改进,对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个体就是一种自律,是从制度约束向价值追求转变的自律。

坚持持续改进,形成提高质量的自觉。持续改进机制是质量保障“评价—反馈—改进”得以闭环运行的前提,是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将教育思想、管理制度、教学行为、条件保障等不同层次质量文化统一起来的基本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我们坚持以持续改进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主体功能、质量要素配置和质量保障方式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在持续改进中促进建设、促进改革、促进管理,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实现以评促强,达成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目的。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也必然是我们自觉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