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一堂乡土中的思政课:我校学子社会实践“医”味十足

时间:2025-02-19 浏览:17

从医疗导诊到社区治理,从健康宣教到招生宣传,从科技创新到劳动实践……今年寒假,我校近万名学子深入基层一线,将所学知识融入日常,服务家乡百姓,在乡土大地上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课本里的知识在义诊中具象化

小小血压计,能让返家乡医学生量出多少健康秘密?第二临床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的娄琪玥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寒假。她报名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协助医生诊疗,帮助患者测量血压、血糖、心率等基础检查,为家乡长辈亲友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来帮您取号!”“拿药的地方直走就到了。”“爷爷,您的就诊科室就在这层楼,我带您去。”在六安市中医院,护理学院2024级王亚的身影活跃在医院各个楼层。她热情接待每一位来医院就医的患者,并提供就医指导等暖心服务。“来中医院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们有的行动不便,有的不会使用智能自助机,能够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我觉得既幸福又有意义。”王亚谈道。

在我第二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2023级麻醉学陈鸿正则跟随医护团队学习动脉置管、气管留置等关键操作,熟悉超声评估、血气分析等仪器使用,协助整理ECMO患者监护记录,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深化专业认知。

科创的种子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刘光娥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江业菲两位同学,寒假共同参与了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学联组织开展的安徽省暨合肥市“汇聚新力量 共筑中国梦”青年学子家乡行活动。她们先后走进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大先研院、合肥经开区城市会客厅、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美菱创新馆、中国声谷等地参观学习,深切感受到合肥科创的惊人发展。“我们对合肥‘科创名城’这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有了更加具象化的认识,希望完成学业后,我们也能回到家乡贡献自己力量。”刘光娥说。

来自我校科技创新“青苗计划”团队的成员、第二临床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专业的谈浩然这个假期也非常充实。在导师指导下,他带着研究团队的项目“改善女性健康”深入社区,向广大群众普及女性更年期的生理变化、心理发展及自我保护等关键知识,并通过发放宣传单、面对面访谈等形式收集相关问题,为研究成果的深化转化提供支持。

对家乡的热爱在活动更加深厚

普及科普知识、开展爱国教育,护理学院2023级护理学徐升同学在这个寒假当了一回“小老师”。他在“益”起来肥西——五彩假期托管班中,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带领小朋友们探索世界奥妙,让他们寒假有“趣”处。在安庆市桐城市建设社区服务站,法学院2024级法学专业江姗姗则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向路过的居民普及“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等法治小常识,保障大家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

人文医学学院2023级运动康复专业的刘瑶变身“家务小能手”,煮饭、洗衣、拖地、准备年夜饭……在提高生活技能,培养独立意识的同时,也更加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这不仅是一次劳动实践,更是一次思想教育。不管是家中还是社会上,我们都应该肩负起青年一代的责任。”

此外,我校还充分发挥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学子重返高中母校开展招生宣传,700名学子积极参与。巢湖临床医学院2024级临床定向专业吴宇畅便是其中一员,他返回高中母校,向学弟学妹们展示我校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优势学科、科研成果以及大学校园的多彩生活,并结合自身的报考经验,帮助他们明晰未来专业选择的方向,增强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我校连续多年积极响应共青团“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组织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就近就便参与实践活动,通过“谋岗位”“搭平台”“促实践”,让学子回到家乡、了解家乡、服务家乡,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助力乡村振兴双向奔赴,双向促进。(文/校团委 张原 图片来自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