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我校召开西递科学论坛基础医学院专场暨第五届长青论坛

时间:2025-04-01 浏览:10

3月29日,我校西递科学论坛基础医学院专场暨第五届长青论坛在合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刘同柱,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黎孟枫等受邀出席论坛开幕式。校党委书记王琦、校长翁建平、学术副校长张智出席活动,学术副校长黄志锋主持论坛开幕式。

会上正式发布了国家“四大慢病”重大专项“数智化1型糖尿病防控新体系建立”的核心成果——全球首个1型糖尿病专病大模型。该模型由翁建平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联合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产学研机构协同攻关。

葛均波在致辞中表示,1型糖尿病专病大模型整合了血糖、代谢、生活方式等多维度数据,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预测血管并发症风险,将糖尿病管理从单一的血糖控制,升级为代谢综合征与泛血管病变的协同防控。该模型基于数万例真实数据与专家知识库迭代,能够量化低血糖风险、预测酮症酸中毒,更能结合泛血管并发症的早期预警指标,为医生提供可解释的决策支持。他呼吁全球同行以泛血管医学的“整体观”为指引,以开放协作的胸怀,共同推动AI与临床医学的深度融合。

刘同柱在致辞中指出,全球首个1型糖尿病专病大模型,是我国代谢性疾病防控领域数智化的重要突破,对进一步提升“四大慢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省卫健委将全力支持办好西递科学论坛、长青论坛等高端学术平台,协调强化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企业等多方合作,探索建立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力打造有利于卫生健康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加快培育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更好造福全省人民健康。

翁建平在主持成果发布会时,就研究1型糖尿病的初衷、1型糖尿病专病大模型的研发历程和特色等作了介绍。他表示,该成果的研发不是冷冰冰的技术突破,是科技与人文的温暖相拥。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将重构1型糖尿病‘筛-诊-治-管’全病程管理闭环,为患者打造贯穿预防、干预、康复的全周期智慧化服务生态。

成果发布会后进入论坛报告环节。本次专场报告聚焦代谢神经与肿瘤最新前沿进展,北京大学孔炜、清华大学王一国、复旦大学周兆才、中山大学刘强、南京大学陈帅、浙江大学刘伟、四川大学张遐、杭州师范大学刘喆、苏州大学陶金、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曹鹏、深圳先进研究院王立平、清华大学曾文文、郑州大学张志谦,南方医科大学黎孟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所湖海、复旦大学刘军力、南方医科大学郑磊、中山大学张弩、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所陈捷凯20位知名资深专家学者受邀,分别围绕代谢、神经和肿瘤等领域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参会人员带来精彩的系列讲座。与会师生认真聆听,并就研究领域中的相关问题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讨论,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本次论坛得到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由安徽医科大学、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和人卫(北京)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科技产业部及安徽省神经科学学会承办,我校三百余名师生参与论坛。(基础医学院 科技产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