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招生季·青春榜样】陈婷婷:怀赤子之心,守护“药理花开”

时间:2025-07-19 浏览:10

2025年毕业典礼结束后,一位身着博士红袍的女生笑靥如花,拿着心爱的小熊玩偶在校训石旁留下一张青春的倩影。她就是安徽省2025年优秀毕业研究生,来自药学科学学院的2025届博士毕业生陈婷婷。

“沉下来、潜进去,才能在探索中找到灵感、激发热情,推动科研向前更进一步。”在人生的坐标系中,陈婷婷找准属于自己的精准定位,用努力和专注为笔,以知识和实践为轴,描绘着站在学术前沿不断探索的轨迹。发表SCI论文3篇、国家奖学金、三好研究生……她在专业维度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而这并不是这条奋斗轨迹的顶点,她还将继续携手热爱的药理学,书写更多可能。

以梦为马,选择人生热爱

“选择自己喜欢的,哪怕日后会很艰辛,你也有勇气坚持下去。”回溯到2015年填报高考志愿的夏天,陈婷婷心中对医学的憧憬仍然清晰,最终在家人的殷切期盼下填报了药学专业,而这也成为未来她人生发展轨迹的“第一笔”。

努力是她不断向前向上的基石,热爱则是促使她在科研路上不断攀登的动力。怀着对药学的热爱,陈婷婷在象牙塔里不断修炼自我,在踏实的学习中让梦想发芽生根。来到安医大攻读硕士研究生后,面对海量的专业书籍和复杂的知识体系,她沉下心来,通过大量的阅读、理解和实践,努力将自己锻造成为一名根基扎实的药学人,如她所言,“为持续追求梦想打好童子功”。

“读博是顺其自然的事,一半是出于自己对药理学的热爱,另一半也是因为想要取得更有意义的成果。”选择继续深耕后,陈婷婷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她的身份不再是只需要听课和做实验的学生,更是前沿问题的探索者、学术后辈的引导者。

自从进入药学科学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陈婷婷便几乎没有休息日,就如同她所说“将家安在了实验室”。与此同时,角色的转变需要她拥有敏锐的问题解决意识、批判性思维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在和团队设计严谨的实验方案、深入解析复杂的数据中,指导硕士后辈的课题、推动自己研究的进展与科研的高强度,让她时常感到被压力裹挟。但对此,陈婷婷并不避讳:“承认有压力并不是弱者的行为,将压力转变为动力才是强者的特质。”

从刚开始面对多项任务的手忙脚乱,再到能够以极高的专注力认真解决所有难题,陈婷婷将自己定义为了“拙”者。在她看来,一位优秀的医学生、严谨的医学科研人员时常需要平衡好“拙”与“巧”的关系。“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面对学术任务,陈婷婷“时拙时巧”,一方面,以“拙”的态度面对每一个挑战,在锚定一个目标后,一步一个脚印,下“笨功夫”,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路,守拙,守的是赤子之心,也坚守的是对药理学的热爱;另一方面,她在科研中追求创新,追求“巧”一般的灵感迸发与创新创造,希望可以为药理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既苦干又巧干,她在奋斗中托举起自己的药理学之梦,如她所说的那样:“为药理学,千千万万遍。”

实干有为,谱写科研赞歌

陈婷婷对药理学的热爱还体现在她实干的行动中。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肝脏药理学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机制。作为勤学善思、逻辑能力极强的人,她擅长结构化思维分析与总结问题,将科研过程比喻为逻辑严密的叙事,“从动物模型探究疾病特征,到细胞实验验证机制,就像讲述完整故事:发现现象、探寻原因、揭示机制。”陈婷婷如此总结自己的行动准则,“而我存在的价值就是去分析现象背后的作用机制,这也是我希望自己扎根的方向。”

提起自己发表的文章,陈婷婷整个人沉浸其中,她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说:“我们团队通过大量的实验,终于确定巨噬细胞浸润增加是研究的核心环节。研究分子通过激活信号通路,促进单核细胞向肝脏迁移并分化成巨噬细胞,导致炎性因子大量释放。在仔细分析后,我们还发现该分子还能直接激活通路诱导肝细胞凋亡。这一点让所有人都很惊喜,因为它为解决肝脏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让我们觉得付出那么多努力都很值得。”

这幅揭示肝脏疾病要害的“路线图”,最终登上了国际知名期刊《中国药理学报(Acta Pharmacol Sin)》的封面,成为她科研故事中浓墨重彩的一章。荣誉的背后是一次次的实验挫折、论文打磨,陈婷婷表示,在安医大的求学之路上,自己的初心非但没有磨灭,反而愈发坚定。她认真地说道:“可能你们听起来觉得是空话,但的确是因为现实的感召。中国肝病患者基数较大,研究意义深远,而且研究所的导师们在肝脏病理领域的成果十分丰硕。所以我不愿浪费这样的机会,想跟着他们学习,也想为患者做点什么,再做点什么。”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对这位持之以恒、坚定追梦的奋斗者而言,唯有实干才是奋斗路上的主旋律,她将梦想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在人生的航线上谱写科研创新的赞歌。

追光前行,守护药理花开

“说这段路不难走是不可能的,有了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才能让我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陈婷婷而言,在前行之路上有导师和同门的无声支持,让这段原本是“坐得板凳十年冷”的人生旅程也有温暖相伴。

陈婷婷提到,在一次跨年夜,整个城市沉浸在热闹欢乐中,而他们所在的课题组灯火通明、默无声息,因为他们正进行着一项关键的动物实验:杀鼠、上流式、观察、记录……动物实验的窗口期稍纵即逝,容不得半分懈怠。从旧岁到新年,实验室里没有喧嚣的庆典,只有仪器的碰撞声和笔尖的摩挲声。当最终收获满意的数据时,陈婷婷笑着说:“整个团队都为热爱的事情而努力,课题组的每一颗心都朝同一方向跳动,谁说不是一种跨年仪式呢?”

谈到自己的导师孙妩弋,陈婷婷的眼中满是敬佩和感激:“从规范标点符号到图表色彩的协调、线条粗细的讲究,从打磨小细节到大方向的确定,孙老师都对我们有严格的要求。”导师的细致和耐心,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塑造了她严谨的学术品格,让她逐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而这也和她选择来安医大的初心隔着时空“击掌”。“最开始,我是因为听闻安医大的药理学科强,以及魏伟教授的深厚的学术造诣慕名而来。我的导师孙妩弋老师作为魏教授的学生,就像一束光,她用言传身教告诉我一个医学科研人员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也想和她一样成为别人的光。”

看见光,成为光,也散发光。陈婷婷表示:“所有想要深入科研的同学一定要胆大心细,不要害怕失败。失败只是一时的,要彼此学习、虚心请教,相信‘相信’的力量,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自己想要的结果。”

“没有哪一段经历结束了就可以一劳永逸,重要的是终生修炼自我,坚守初心,持之以恒。”未来的路上,陈婷婷会继续保持对药理学的热爱,寻找靶点、开发药物,让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这样坚定的信念将永远支撑她在广阔的科研领域中,不断锚定新的目标,拓展更远的边界,她也会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书写更多科研新故事,守护一朵朵“药理花开”。(大学生全媒体中心 江心彤 倪香 侯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