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第一附属医院争当附属医院排头兵

时间:2025-08-18 浏览:12

安徽医科大学第九次党代会擘画了创建“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建设“厚德安医、有为安医、创新安医、开放安医、幸福安医”的奋进号角,为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徐朝阳表示将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将把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排头兵”的姿态勇担新使命,开创高水平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大学“双一流”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深刻把握精神实质,锚定医院发展新坐标

党代会报告为大学未来五年发展明确了“路线图”,也为附属医院指明了前进方向。徐朝阳说: “报告提出‘举全校之力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强调‘建设有为安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美好安徽发展大局’,要求直属附属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提档进位’,并明确指示一附院要‘如期完成省属头部医院建设目标任务’,会同北京安贞医院将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建成示范性项目’,为‘争创委省共建国家医学中心奠定基础’。这些部署既是对我院核心竞争力的精准定位,更是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未来五年,一附院将紧扣学校党代会提出的“双一流”建设主线,以“建设高水平医院、服务健康安徽”为己任,将医院发展融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在学科建设、医疗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勇当先锋,向着打造国内一流医学中心目标大步迈进。

聚焦学科建设与医疗服务 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

推动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学校党代会将学科建设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抓手,一附院将以此为导向,着力构建 “高峰引领、高原崛起”的学科发展新格局。重点建设妇产科、感染病科、普外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六大学科,力争新增多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国家学科评估中实现排名跃升。围绕呼吸系统肿瘤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领域,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特色诊疗中心和专病中心,为患者提供 “一站式” 诊疗服务。同时,徐朝阳表示一附院会积极对接北京安贞医院,将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建成示范性项目,全力争创委省共建国家医学中心,着力提升疑难重症诊疗的全国影响力。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品质。以“国考进入全国前25位” 为目标,一附院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创新服务模式,推广“预住院 + 预出院”模式、“一号管三天”、入出院 “一站式” 服务等便民举措,上线门诊患者满意度随访系统,推进智慧门诊建设,让患者就医更便捷、更舒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积极响应“健康安徽”建设需求,合理布局医联体协作网,重点开展急危重症、颅脑损伤等专科合作,推进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建设。通过院院合作、技术支持、网络医院等模式,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市县级医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同时,持续做好援外、援藏与乡村振兴等工作,彰显公立医院公益属性,让更多群众共享优质医疗服务。

坚持创新驱动与人才强院 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打造科研创新高地。学校党代会强调“创新安医” 建设,一附院将以临床研究为导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未来几年力争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项目500项,立项数≥70 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发表大于 10 分或中科院一区期刊高质量论文≥100篇,科技成果转化≥7项;加快临床研究医院建设,建立研究型门诊和生物样本库,开展药物 I-IV期临床试验,完成核药平台建设审批;争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高标准安徽国际器官移植中心,推动异种器官移植“产学研”协同发展,打造临床、科创、产业转化高地。

构建人才集聚与培养体系。实施“人才强院” 战略,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引进或培育国家级人才或国家级人才团队;建立人才培养阶梯式管理机制,开展“首席专家”“临床工匠” 遴选,推进“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计划”,启动 “中青年百人培育计划”,靶向培育优秀中青年后备人才;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对国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行 “一事一议”,在科研经费、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印发职称自主评审工作方案,形成“能上能下”的评聘机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深化医教协同与精细管理 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提升医学教育质量。“作为临床教学基地,我们还将深化医教协同,创新临床教学模式。徐朝阳说。”推进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加强临床医学学位点建设,探索“基础 - 临床”纵向整合式教学改革,建立导师指导下的优秀学长一对一帮扶机制,确保学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 95%;加强教学能力建设,争取省级教学质量工程立项≥20 项,打造“金课”项目和临床教学案例资源库,实现全院首次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85%,首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通过率≥90%;建设全国一流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优质平台。


推进精细化运营管理。优化“一院多区” 管理机制,推动院区发展一体化、学科设置差异化和资源配置集聚化。凸显绩溪路院区疑难危急重症诊疗中心地位,高新院区聚焦医学教育与科研转化,南区打造骨科与应急救治中心,北区建设传染病专科中心,加快安贞安徽医院建设运营,形成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健全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推进 “院院合一” 体制改革,开展行政查房解决发展难题,打造运营信息化平台,深化 DRG 医保智控系统应用,完善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争创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六级和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五级乙等。

加强党的建设与文化引领 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徐朝阳表示,医院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三重一大” 事项决策机制,发挥党委 “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第一议题”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完成党支部书记换届,推深做实基层党建“六亮”行动,实施“一支一特” 培育工程;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巡视整改成果,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构建“大监督”格局,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工作会议,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导全院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弘扬安医文化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新时代医院文化价值体系。以筹备建院百年为契机,筹建院史馆,编纂百年院史,启动校友会成立工作,传承安医精神;评选表彰“安医榜样”,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做好媒体宣传工作,加强文化传播,讲好安医故事;增强职工获得感幸福感,优化薪酬体系,畅通诉求渠道,推进院区规划改造,做好职工福利与健康体检,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以文化凝聚人心、以品牌提升影响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站在大学创建‘双一流 ’的关键历史节点,第一附属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将以‘争当排头兵’的昂扬斗志和‘勇担新使命’的坚定决心,将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在建设‘厚德、有为、创新、开放、幸福’安医的壮阔征程中,奋力书写高水平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和美好安徽建设贡献一附院的卓越力量!”面向未来,徐朝阳满怀信心的说道。